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發佈16年來目的始終沒變,語文差錯已由手寫時代進入鍵盤時代。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1

6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佈了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誤讀爲liù、“接種疫苗”的“種”誤讀爲zhǒng等。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咬文嚼字》編輯部供圖

它們是如何評選出來的?又遵循了哪些原則?對於上述問題,《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評選,目前基本分爲材料收集、條目整理、專家審覈、徵求意見、最後審定五個步驟。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有哪些特點?

在每年的評選中,《咬文嚼字》雜誌社一直遵循着典型性、新聞性、廣泛性三個標準,進行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黃安靖介紹稱,2021年,“語文生活”中出現了許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事件。

比如,在有關“疫情”“抗疫”的報道中,“寧夏銀川”誤爲“甘肅銀川”、“鮁魚圈”誤爲“魷魚圈”等等。

從評選結果來看,黃安靖介紹,2021年度“十大語文差錯”有以下特點。

第一,“別字”呈氾濫之勢,“錯字”幾近絕跡,說明語文差錯已由“手寫”時代進入“鍵盤”時代。在過去的“手寫”時代,錯字氾濫成災,比如“冒”字上邊錯寫成“曰”、“昂”字下邊錯寫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點、“拜”字右邊寫成三橫等。

而在如今的“鍵盤輸入”時代,這類差錯大量減少,甚至幾近絕跡。現在錯誤主要集中於別字,如把“蔓”誤成“曼”、把“經”誤成“徑”、把“賡”誤成“庚”、把“僨”誤成“噴”等,而錯字很少出現。用鍵盤輸入,除非自己硬“造”出來,一般不會打出錯字。這應該與漢字輸入系統不斷進步有關。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2張

第二,涉及“疫情”“抗疫”的條目有5條,明顯仍然“佔優”,說明“疫情”還未結束,“抗疫”還在關鍵期。“疫情”“抗疫”仍然是本年度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疫苗的接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仍然是2021年最受關注的年度主題與關注話題。在構建這一年度的“話語體系”時,“疫情”“抗疫”扮演着重要角色,社會關注焦點仍在向“疫情”“抗疫”等話題集中。這是“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中涉及“疫情”“抗疫”條目多的原因。

評選步驟有哪些?

據瞭解,《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語文差錯”從2006年開始發佈,至今已經16年了。

黃安靖說,《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語文差錯”評選,基本上都按照一個比較固定的程序進行,目前分爲材料收集、條目整理、專家審覈、徵求意見、最後審定五個步驟。

“十大語文差錯”備選材料的收集,都經歷了一個“海選”過程,主要有讀者來稿等三個來源。然後,《咬文嚼字》編輯部對收集到的差錯材料進行整理、篩選,提出50個初選條目,並組織語文專家,對50個初選條目進行逐一審覈、投票,形成15個備選條目。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3張

接下來,《咬文嚼字》編輯部將15個備選條目寄發給專業人士,徵求他們的意見。根據反饋意見,編輯部組織專家做“15進10”的最後審定,完成“十大語文差錯”定稿。

至於發佈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的目的,黃安靖介紹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最大程度地喚起人們的語文規範意識、對母語的敬畏意識;同時也想通過這種方式,開設一個“社會大課堂”,用“螞蟻搬家”的方式,減少社會語文錯誤。

這種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他舉例道,比如《咬文嚼字》曾將“一攬子貨幣”列入“十大語文差錯”,後來這個差錯就很少見到了。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2

“六安”“蔓延”“接種疫苗”“途經”“必需品”“賡 續”“失之偏頗”“血脈僨張”“情結”“行拘”,這些詞您都讀對、用對了嗎?1月6日下午,《咬文嚼字》編輯部發布了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解讀了去年最易被誤讀、誤用的十大詞彙。《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接受記者採訪時,講述了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的發佈目的、過程以及發佈16年來的成效。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4張

黃安靖告訴記者,《咬文嚼字》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發佈16年來目的始終沒變,“我們想通過種方式,最大程度地喚起人們的語文規範意識,最大程度地喚起人們對母語的敬畏意識;我們也想通過這種方式,開設一個‘社會大課堂’,用‘螞蟻搬家’的方式,減少社會語文錯誤。”

黃安靖舉例說,2021年,語文生活中出現了許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事件。比如,在有關“疫情”“抗疫”的報道中,“寧夏銀川”被誤爲“甘肅銀川”,“湖南省張家界”被誤爲“湖北省張家界”,“鮁魚圈”被誤爲“魷魚圈”等。此外,生活中最常被誤認、誤讀的莫過於身份證上公民身份號碼最後一位“Ⅹ”,“不少人認爲這是英文字母‘x’,也有人將它讀成‘chā’。這都不對。”黃安靖說,根據國家標準《公民身份號碼》(GB11643-1999),我國公民身份號碼由18位數字組成,前6位爲地址碼,第7至14位爲出生日期碼,第15至17位爲順序碼,“第18位爲校驗碼,是按特定公式計算出來的,計算結果爲0到10這11個數字中的一個。因爲10是兩位數,爲了保證公民身份號碼爲18位數,所以就用羅馬數字‘Ⅹ’來表示。因此‘Ⅹ’讀作shí最爲妥當。在私下、非正式場合隨便讀讀,並無大礙,但在公開、正式場合還是讀準爲好。”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5張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涉及“疫情”“抗疫”的條目有5條,黃安靖說,“這說明情疫情還未結束,抗疫還在關鍵期,‘疫情’‘抗疫’仍是本年度全世界關注的焦點。疫苗的接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毒株的蔓延及防控等,仍然是2021年最受關注的年度主題與關注話題。在構建這一年度的‘話語體系’時,‘疫情’‘抗疫’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社會關注焦點仍然在向‘疫情’‘抗疫’等話題集中。因此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中涉及‘疫情’‘抗疫”條目多的原因。”

總結2021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黃安靖認爲還有一大特徵,那就是“別字”呈氾濫之勢,“錯字”幾近絕跡,這說明語文差錯已由手寫時代進入鍵盤時代。在過去的手寫時代,錯字很常見,比如‘冒’字上邊錯成‘曰’,‘昂’字下邊錯成‘卯’,‘步’字右下多加一點,‘拜’字右邊寫成三橫等。在現在的鍵盤輸入時代,這類差錯大量減少,甚至幾近絕跡。現在錯誤主要集中於別字,如把‘蔓’誤成‘曼’,把‘經’誤成‘徑’、把‘賡’誤成‘庚’、把‘僨’誤成‘噴’等,而錯字很少出現。用鍵盤輸入,除非自己硬‘造’字出來,一般不會打出錯字。這應該與漢字輸入系統不斷進步有關。”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6張

發佈了16年的“十大差錯”,效果如何呢?黃安靖表示,發佈目的已在一定程度上達成,“每年‘十大語文差錯’發佈後,社會廣泛關注,其實就是一個證明。具體的糾錯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比如《咬文嚼字》曾將‘神 州六號’列入了“十大語文差錯”,後來在有關‘神舟七號’‘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等新聞報道中,就很少出現將‘神舟’誤爲‘神州’的錯誤了。過去在有關‘醫患’關係的新聞報道中,常出現‘弒醫案’的說法,《咬文嚼字》將其列入‘十大語文差錯’後, 這種說法立馬減少,媒體再報道此類案件時大都把‘弒’改成了‘殺’。‘單獨二孩’也曾常被誤成‘單獨二胎’,並且還有機構將‘單獨二胎’列入年度流行語。《咬文嚼字》將‘單獨二胎’列入了‘十大語文差錯’,此後‘單獨二胎’就很少在媒體上出現了。經濟學術語‘一籃子貨幣’曾常誤作‘一攬子貨幣’,《咬文嚼字》將 ‘一攬子貨幣’列入‘十大語文差錯’,後來這個差錯就很少見到了。過去,‘非營利機構’(或‘營利機構’)常被誤作‘非盈利機構’(或‘盈利機構’),《咬文嚼字》將之列入‘十大語文差錯’後,出錯率也有明顯降低。‘口角’的‘角’一直有人誤讀爲jiǎo,正確讀音是jué,《咬文嚼字》將之列入‘十大語文差錯’,現在讀錯率似乎也在減少……我們做過調查,凡是《咬文嚼字》列入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的條目,後來出現頻率都有大幅降低。”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3

1月6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佈了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其中包括“六安”的“六”誤讀爲liù、“蔓延”誤爲 “曼延”、“接種疫苗”的“種”誤讀爲zhǒng等。

一、 “六安”的“六”誤讀爲liù。

2021年,國內疫情出現多點散發態勢。5月16日,安徽省六安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相關新聞報道中,有媒體將“六安”的“六”讀作liù。“六”是多音字,讀liù指數字,即比五大一的正整數,讀lù用於地名,如江蘇六合。安徽“六安”的“六”讀lù,權威辭書是這樣注音的;民政部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也是這樣標註的。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7張

二、“蔓延”誤爲 “曼延”。

2021年底,新毒株奧密克戎造成國際疫情繼續擴散。不少媒體在報道中將疫情“蔓延”誤作疫情“曼延”。曼,本指長、遠。曼延,指連綿不斷,描寫的.是靜態對象,如“羣山曼延”。蔓延,本指蔓草等向四周延伸、擴展,引申泛指向周圍延伸、擴展,描寫的是動態變化的對象。病毒擴散,應用“蔓延”。另外,媒體上還有用“漫延”的。在指向四周擴散的義項上,“蔓延”“漫延”可視爲異形詞,現在多主張用“蔓延”。

三、“接種疫苗”的“種”誤讀爲zhǒng。

2021年,接種疫苗是頭等大事。遺憾的是,不少人將“接種”疫苗誤讀爲“接zhǒng”疫苗。“種”是多音字:讀zhǒng,表示事物,主要是名詞,指種子等,也作量詞,指種類;讀zhòng,表示動作,是動詞,如種地、種植;讀Chóng,用於姓氏。接種疫苗就是把疫苗注射到人或動物體內,用以預防疾病。這個“接種”顯然是動作,應讀“接zhòng”。

四、“途經”誤爲“途徑”。

“流行病學調查”(簡稱“流調”)工作中,個人行動軌跡是重點。在個人旅居史描述中,不少公告將“途經”誤爲“途徑”。“途經”,動詞,意思是中途經過某地,如“從北京途經南京到上海”。“途徑”,名詞,意思是路徑,多用於比喻,如“解決問題的途徑”。“途經”和“途徑”語義不同、用法不同,把“途經中高風險地區”寫爲“途徑中高風險地區”是錯誤的。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8張

五、“必需品”誤爲“必須品”。

疫情防控必須確保人民羣衆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應。如2021年12月23日,西安封城,封閉式管理期間,爲保證羣衆糧食等生活必需品供應,志願者送貨上門。一些媒體在報道中,將“生活必需品”誤作“生活必須品”。“必須”和“必需”都強調“一定要”。然而,它們的搭配對象不同。“必須”是副詞,只能跟動詞搭配,不能與名詞連用,不能構成所字結構。“必需”是動詞,可以與名詞連用,可以構成所字結構。“品”即物品,名詞性成分,只能跟“必需”搭配使用。

六、“賡 續”誤爲“庚續”。

2021年,“賡 續紅色血脈”的說法常見諸媒體,遺憾的是,不少地方將“賡 續”誤爲“庚續”。“庚”的常用義是指天干第七位,又指年齡,如“同庚”“年庚”。“賡”本義指連續、繼續。典籍中“賡”多指歌詠吟誦的接續唱和,如“賡詠”“賡酬”“賡韻”等。如今,“賡”指繼續,“賡 續”是同義連用,復指強調。現代漢語中“庚”不表示繼續,“賡 續”不能寫成“庚續”。

七、“失之偏頗”誤爲“有失偏頗”。

電視劇《覺醒年代》裏,陳獨秀曾說過“二十年不談政治”,第27集中李大釗說道:“當初說這句話有失偏頗了。”其中,“有失偏頗”有誤,應改爲“失之偏頗”。“有失”即失去,強調的是“失去”的對象,與褒義詞連用,如“有失公正”,就是指失去了公正。而“失之”的“失”指失誤、失當,“失之”分析的是失誤的原因,與貶義詞連用,如“失之狹隘”。“偏頗”指偏向一方、不公平、不公正,因“偏頗”而造成失誤,當稱“失之偏頗”。

八、“血脈僨張”誤爲“血脈噴張”。

2021年8月1日,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晉級東京奧運會百米決賽。不少媒體在報道中稱,這一驚世駭俗的成績令人“血脈噴張”。其中“噴張”有誤,正確的寫法應是“僨張”。“僨”讀fèn,指亢奮,“僨張”指擴張突起,“血脈僨張”意爲血液流動加快,血管膨脹,青筋鼓起,多用來形容激動、亢奮、激情。“噴張”指張裂噴射,“血脈噴張”即鮮血噴射,用來形容情緒激動顯然不合情理。

九、“情結”誤爲“情節”。

2021年,中國精心籌備北京冬奧會。中國人對冬奧會寄託了很深的情感,一些媒體在相關報道中將冬奧“情結”誤成了冬奧“情節”。“情結”指很深的情感,深藏心底的感情,如“思鄉情結”,或指心中的感情糾葛,如“化解不開的情結”。“情節”指事情的變化和經過,如“故事情節”,或指犯罪或犯錯誤的具體情況,如“案件的情節”。中國人重視冬奧會,不遺餘力地籌備北京冬奧會,寄託在其中的深情當然應稱“情結”而不是“情節”。

2021年“十大語文差錯”的評選標準 第9張

十、“行拘”誤爲“刑拘”。

2021年10月21日,北京警方針對某知名人士嫖事件進行通報,稱違法人員對違法事實供認不諱,目前均因觸犯治安管理法被朝陽公安分局依法行政拘留。有媒體在報道中將“行拘”誤成了“刑拘”。“行拘”是“行政拘留”的簡稱,“刑拘”是“刑事拘留”的簡稱,兩個簡稱讀音相同,但含義相差很大。上述人士嫖觸犯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這是行政法,因此適用的是“行拘”。如果觸犯的是《刑法》,那適用的就應該是“刑拘”了。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