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

來源:時髦谷    閱讀: 6.7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驚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最初古時叫啓蟄,而到了西漢,爲了規避漢景帝劉啓的名諱,改名叫驚蟄,引用至今。那麼,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1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是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上面我們介紹了蟄是動物冬眠的意思,而驚則是指驚醒,所以驚蟄的意思就是說冬眠的動物被驚醒了。之所以冬眠的動物會被驚醒,是因爲這個時候天氣轉暖了、開始有春雷了,是春雷驚醒了冬眠的動物。

驚蟄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從驚蟄開始,大部分地區都開始進入了春耕的季節。華北的冬小麥開始生長,華南的早稻也應該開始播種了,江南的麥穗已經拔節、油菜也開始見花。同時對於果樹、蔬菜的管理也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

驚蟄一過,萬物復甦,春回大地。這時桃花紅、李花白,鳥兒嗚叫,很多農耕地區將要進入了春耕。在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使我們的大自然充滿生機勃勃的節點。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

關於驚蟄節氣的介紹

驚蟄古時候叫“啓蟄”,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這時天氣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爲“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這天有什麼傳統習俗

吃梨

驚蟄有吃梨的習俗。這是因爲驚蟄後天氣明顯變暖,人們容易口乾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吃梨,對身體很有滋養作用。

打小人

香港、澳門一向有“打小人”的習俗。傳說中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犯之則在年內遭邪惡小人興風作浪,阻撓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因此大家都要買份紙料,內含紙老虎、吉紙、小人紙等去“打小人”。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2

驚蟄節氣的特點

1、氣溫回升快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期間,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回溫,而且是雨水增多。但這一時節,氣溫起伏較大,氣候變化多端,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保暖。

2、病蟲多發

“春雷響,萬物長”。農民們常常把驚蟄時節視爲春耕開始的日子。農民在春耕的時候,還要做好春季作物管理。因爲溫暖的氣候條件,容易引起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所以要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

3、雷響不斷

驚蟄前後,大地回春,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民間諺語云:“雷打驚蟄前,二月雨淋淋;雷打驚蟄後,旱天到春後”。也就是說如果第一次春雷在驚蟄之日,則會認爲當年風調雨順。如果初雷在驚蟄之前鳴響,則預示着當年的雨水較多,可能會發生“春季連陰雨”的情況。

4、害蟲出沒

《千金月令》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也就是說驚蟄雷響會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這個節氣是蚊蟲等開始活躍的時期,經歷過一個冬季,驚蟄這天,大家可以用艾草等將死角等處熏熏,清除污邪之氣。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 第2張

驚蟄節氣的民間習俗

1、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國的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犯之則在這年之內,常遭邪惡小人對你興波作浪,阻撓你的前程發展,引致百般不順。大家爲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爲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2、驚蟄吃梨

在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因爲驚蟄這個節氣萬物復甦,乍暖還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還因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以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也有人說“梨”諧音“離”,據說驚蟄吃梨可讓蟲害遠離莊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3、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4、“打小人”驅趕黴運

每年驚蟄那天會出現一個有趣的場景:婦人一邊用木拖鞋拍打紙公仔,一邊口中唸唸有詞地念:“打你個小人頭,打到你有氣冇定抖,打到你食親野都嘔”的打小人咒語。寓意着把今年身邊的'小人都打走,這樣自己就不會因爲小人作祟而倒黴了。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3

二十四節氣驚蟄的由來

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今年3月5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爲“驚蟄”。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爲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晉代詩人陶淵明有詩曰:“促春遘(gòu)時雨,始雷發東隅,衆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纔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我國古代將驚蟄分爲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爲鳩。”描述已是桃花紅、李花白,黃鶯嗚叫、燕飛來的時節,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驚醒了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昆蟲的時候,此時過冬的蟲卵也要開始卵化,由此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

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後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後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現代氣象科學表明,“驚蟄”前後,之所以偶有雷聲,是大地溼度漸高而促使近地面熱氣上升或北上的溼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從我國各地自然物候進程看,由於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雲南南部在1月底前後即可聞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卻在4月下旬。“驚蟄始雷”的說法僅與沿長江流域的的氣候規律相吻合。

每年的驚蟄是什麼意思 第3張

驚蟄節氣養生吃什麼

1、大蒜

屬百合科植物,性辛、溫,味辣。肝病病人宜熟用,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等,其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軟化血管等作用。

2、空心菜

又名蕹菜,性甘、平,含蛋白、脂肪、無機鹽、煙酸、胡蘿蔔素等,具有解毒、清熱涼血等作用。

3、包菜

即圓白菜、捲心菜、甘藍,性平、味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E,生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疼痛有效。

4、木耳

有黑色與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質、多糖。可益胃養血,具有滋養作用。

5、海藻

性寒、味鹹,含大量碘、藻酸、維生素、蛋白和脂肪等。具有化痰散結之功效。據研究其提取物能較好地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脂質氧化以及抗潰瘍。

6、百合

性平、味甘,含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鹼。具有益氣補中、益肺止咳的作用,並可軟堅安神。秋水仙鹼具有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

7、胡蘿蔔

性微溫,味甘、辛,富含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亦含揮發油。本品富有營養,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對於提高肝病病人維生素A水平,間接預防癌變的發生具有較好作用。

8、黃瓜

性寒、味甘,含戊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蛋白質。其細纖維具有促進腸道毒素排泄和降膽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爲脂肪,尤其適合脂肪肝的防治。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