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武漢清明節吃什麼?湖北清明節傳統食物介紹

武漢清明節吃什麼?湖北清明節傳統食物介紹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除了傳統食物之外,有些地方還有當地的特色美食,那麼問題來了,武漢清明節吃什麼呢?傳統食物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來介紹下吧!

武漢清明節吃什麼

清明果艾餈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清明果艾餈的風俗習慣。踏青時,採摘田野裏的棉菜(又稱鼠麴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製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來格外有味,也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必備食品。

春捲

春捲,又稱春餅、薄餅。是漢族民間節日的一種傳統食品。目前流行於中國各地,在江南等地尤盛。民間除供自己家食用外,常用於待客。用上白麪粉加少許水和鹽拌揉捏,放在平底鍋中攤烙成圓形皮子,然後將制好的餡心(肉末、豆沙、菜豬油)攤放在皮子上,將兩頭折起,捲成長卷下油鍋炸成金黃色即可。春捲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春季的時令佳品。春捲歷史悠久,由古代的春餅演化而來。據古書陳元靚的《歲時廣記》中記載:"在春日,食春餅,生菜,號春盤。"可見春日做春餅,食春餅的民俗風情由來已久。春的意思就是春天,有迎春喜慶之吉兆。

油條

油條,是一種古老的麪食,長條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鬆脆有韌勁,中國傳統的早點之一。很多人誤以爲,宋朝時,秦檜迫害岳飛,民間通過炸制一種類似油條的面制食品(油炸檜)來表達憤怒,被看做油條起源,其實,油條遠遠早於宋朝。具體時期不得考證。早在南北朝時期,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其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記錄了油炸食品的製作方法。唐朝時期,詩人劉禹錫就描述了油條形狀及製作過程:“纖手搓來玉數尋,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意無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

四季美湯包

武漢的四季美湯包是在蘇式湯包的傳統作法基礎上不斷改進形成的。這種湯包具有皮薄、湯多、餡嫩、味鮮的武漢風味特色,有蝦仁湯包、香菇湯包、蟹黃湯包、雞茸湯包、什錦湯包等新品種,花樣繁多,風味獨特。不僅爲武漢人所喜愛,而且在全國也頗有名氣。有經驗食客的吃法爲:先輕輕咬破湯包的表皮,慢慢吸盡裏面的湯汁,然後再吃湯包的麪皮和肉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略到小籠湯包的特有滋味。

武漢清明節吃什麼?湖北清明節傳統食物介紹

武漢清明節吃什麼蔬菜

1、綠豆芽

清熱解毒

春天氣候乾燥,容易出現口乾脣燥等口角炎症狀,而豆芽味道鮮美,是滋養潤燥、清熱解毒的好選擇。

疏肝健胃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開春吃豆芽,能幫助五臟從冬藏轉向春生,有利於肝氣疏通、健脾和胃。

推薦食用方法:

豆芽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焯水後涼拌,也可做湯,還可用來涮火鍋。

2、豌豆苗

利尿止瀉

營養豌豆苗含鈣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利尿、止瀉、消腫、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

護膚

豌豆苗能治療曬黑的肌膚,使肌膚清爽不油膩。

推薦食用方法:

豌豆苗的吃法很多,這裏向大家推薦蟹肉扒豆苗。

3、蒜苗

消積食

蒜苗的辣味主要來自其含有的辣素,這種辣素具有消積食的作用。

預防血栓

蒜苗對於心腦血管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可預防血栓的形成,同時還能保護肝臟。

預防流感

蒜苗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因環境污染引起的疾病。還能夠促進維生素B1的吸收,加速新陳代謝,迅速恢復體力。

推薦食用方法:

可以直接炒菜吃,或者作爲輔助食材。

湖北清明節吃什麼食物_清明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4、蘆筍

清熱利尿

對於易上火、患有高血壓的人羣來說,蘆筍能清熱利尿,多食好處極多。

促進胎兒大腦發育

對於懷孕的產婦來說,蘆筍葉酸含量較多,經常食用蘆筍有助於胎兒大腦發育。

食材良藥

經常食用可消除疲勞,可降低血壓改善心血管功能,增進食慾,提高機體代謝能力,提高免疫力,是一種高營養保健蔬菜。

推薦食用方法:

適宜的烹飪方法是焯水後清炒或涼拌。

5、薺菜

潤腸通便

薺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偶爾食用一次兩次的薺菜對緩解胃腸道壓力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便祕的朋友來說,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

明目

薺菜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這種成分是維生素A的合成原料,維生素A能促進視紫紅質的合成,對眼睛的感光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暗適應能力有增強作用,因此食用薺菜有明目的功效,還可預防夜盲症。

改善腦力

薺菜中含有大量的乙酰膽鹼,這種成分對促進大腦皮層的興奮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還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功效,對大腦有保護作用,是一種健腦益智的食物。

推薦食用方法:

人們最常用薺菜和餡做成春餅、春捲、包子、餃子等,有些地方還有將薺菜做蒸菜食用的習慣。

武漢清明節吃什麼?湖北清明節傳統食物介紹 第2張

清明節傳統食物介紹

青糰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糰子的風俗習慣。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接着取用這種汁同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後,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

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話,叫“清明前後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節客家人必備的傳統小食。首先是將採摘回來的鮮嫩艾草洗淨,放鍋中煮熟後撈起,瀝乾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備用。然後將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細越爛越好。艾草泥剁好後,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齊和拌成團。然後把準備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餡料包進麪糰裏,再封口捏成圓形、長形等形狀,放入鍋中隔水蒸15-20分鐘後即可出爐。

暖菇包

暖菇包是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學名鼠麴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爲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麴草,毛茸茸、鮮嫩嫩的,正是採摘的好時節,也是製作暖菇包的好季節。在泰寧,製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異。南片製作,用的是新鮮採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圓月,類似包子;北片的用暖菇粉製作,形似彎月,更像水餃。南片的一般在清明前夕吃,圖的是新鮮口味,不講太多規矩。

饊子(sǎn)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饊子的食俗。“饊子”爲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饊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於漢族地區的饊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爲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麪爲主料。

雞 蛋

民間習俗認爲,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爲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子推饃

“子推饃”,又稱老饃饃,類似古代武將的頭盔,重約250—500克。裏面包雞蛋或紅棗,上面有頂子。頂子四周貼面花。面花是麪塑的小饃,形狀有燕、蟲、蛇、兔或文房四寶。圓形的“子推饃”是專給男人們享用的。已婚婦女吃條形的“梭子饃”,未婚姑娘則吃“抓髻饃”。孩子們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專給男孩子吃,也最受他們喜歡。

薄 餅

廈門民諺有云“清明吃薄餅”,意思是清明節一家人在掃墓後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如今,閩南多數地方還保留這樣的風俗習慣。老廈門人卷薄餅時,一般喜歡在薄餅皮裏放點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絲,或抹一點辣醬等,卷後趁熱吃更有滋味。其中所包的各種蔬菜,預示着將使農苗興旺、六畜茁壯,有的地區還認爲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餅,會使人們更勤(芹)勞,生命更長久(韭),家業更興旺。

武漢清明節吃什麼?湖北清明節傳統食物介紹 第3張

大蔥和蛋餅

清明節,青島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此外,舊時青島地區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麪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白麪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