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截至2020年12月,我國60歲以上老年網民達9682萬人。超過0.19%的老人日均在線超過10小時,呈現孤獨的生活狀態,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1

沒事就拿起手機、躲在被窩裏刷短視頻、每天玩手機超過9小時……近日,有媒體報道了一些上網成癮的事例。與以往不同,報道中網絡上癮的不再是年輕人,而是不久前還讓社會擔心與互聯網時代脫節的老年人!從“數字鴻溝”到“網癮老人”,這其中的變化既讓人驚訝又令人擔憂。老年人染上網癮的背後,折射了複雜的現實,也向社會提出了新的要求。

數字時代技術迭代迅速,特別是以智能手機爲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新機型新功能新應用新場景層出不窮,讓很多老年人難以適應,感嘆自己“跟不上時代了”。特別是新冠疫情暴發後,網絡購物、無接觸支付、信息查詢、身份驗證等很多基於手機的功能,在爲多數人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給不能熟練使用的老年人帶來不少困難。爲了不讓老年人在數字時代落伍,適老化政策頻頻出臺,切實解決老年人上網難題;社會各方也共同出力,鼓勵年輕人特別是家人,幫助老年人熟悉手機功能,融入移動互聯時代;很多企業也針對銀髮一族開發了很多“適老”手機應用,老年人的移動互聯使用情況已有了不小的改善,能嫺熟使用手機功能的老年人日益增加。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60歲以上老年網民達9682萬人。然而,由於互聯網以往針對老人的服務經驗積累不夠,保護力度和方式欠缺,導致部分老人反受其傷。上述報告顯示,超過0.19%的老人日均在線超過10小時,全國或有超過10萬老人在手機網絡上呈現極致孤獨的生活狀態,幾乎全天候生活在移動網絡上。

感到孤獨,缺乏社會交往,是造成部分老年人染上網癮原因之一。家人不在身邊、不善交際,疊加疫情期間聚集活動受限,讓部分老年人孤獨感增加。而通過手機瞭解外界,社交溝通,娛樂互動,則成了爲數不多的選擇,久而久之,形成了對手機的依賴。

上手容易成本低是老年人染上網癮另一原因。很多老年人要幫忙照顧隔輩人,每天奔波勞碌。而不少老年人自己的父母也健在,這種升級版的“上有老下有小”讓他們屬於自己的休閒時間並不多。手機作爲容易學、易獲取、低成本、零門檻的娛樂方式,自然成爲了老人的最愛。在空閒時光,無法享受“詩和遠方”的老人,拿起手機開心一下,無疑是最直接最實惠的選擇。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第2張

移動互聯網的吸引力,是由其方便隨身、海量內容、娛樂性互動性強,以及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系統支撐所打造的,老年人並不會因爲年齡大而對網癮免疫。而老年人時間支配相對自由、無剛性作息要求的特點,導致外部約束力下降,也是容易沉迷網絡的因素之一。

從社會角度講,打造適合老年人的網絡環境,加強系統性保護,讓老人能夠待在安全、舒適的互聯網“老年模式”裏,纔是正確的做法。

“舒適護老”的網絡環境,需要家庭、社會等多方共同推進建設和維護。家人或社區工作者在教會老人上網的同時,也要傳授給老年人網絡安全知識;互聯網平臺應避免強娛樂、輕內容的導向,引導老年人正確使用網絡;社會也需要有針對性地提供適合老年人的娛樂設施及場地,增加老人放下手機的動力。

解決老年人的“數字鴻溝”不應是數字時代關愛老年人的終點,“適老”之後還要“護老”,這樣才能讓老年人真正擁有幸福美好的晚年生活。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2

收割與拋棄:算法控制讓老年人無處遁逃

石家莊市民張萌打開自己和父親的某新聞App,兩個人的界面幾乎處於兩個不同的時代。在其父親的閱讀推送中,“祕史”“祕聞”“中央內部會議”等字眼格外醒目。

“父親喜歡閱讀歷史文章,但對內容不辨真僞照單全收,人也變得有點激進,讓人很擔心。”張萌表示。

記者走訪發現,網絡上良莠不齊的“戲說”“口述”文章對老年人影響頗深。不少老人言必稱“網上說”,進而向晚輩灌輸同樣的思想。

中國政法大學光明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孟盈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基於算法的個性化內容推送已超過整個互聯網信息內容分發的70%。

不少老年人表示,自己容易被偏激的言論所吸引,主要原因是“那種確定性、以及確定性帶來的自信;簡單性,以及簡單帶來的省心;易辨識,以及易辨識度所迅速集結的情感羣體,很容易共鳴。”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第3張

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心理科專家吳彥敏表示,儘管網絡打破了時空界限,但沉迷網絡的老人實際上更加離羣索居,與社會、時代、現實脫節,分圈層化更加明顯。

騰訊110平臺2019年發佈的《中老年人反欺詐白皮書》顯示,2019年上半年,騰訊110平臺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騙舉報超過兩萬次,其中97%的受騙者曾遭資金損失,金額從百元到數萬元不等。

天津市公安局近日公佈的全市今年以來破獲的電信網絡詐騙現行案件統計結果顯示,老年人羣體雖然佔比不大,卻容易發生被詐騙數額較大的.案件。

“老年羣體被騙光全部身家後往往更加絕望,一方面身體條件決定了他們無法重新謀生賺取收入,另一方面精神上更容易陷入自責而走不出來。”石家莊一名基層民警說。

沉迷與成癮:老年人身心健康受損於無形無聲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數字鴻溝與網癮成性尖銳並存於老年羣體中。多位受訪醫生表示,老年人長時間上網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脊椎病、眼疾等多種疾病。心理方面,上網本可以緩解老人的孤獨,長期沉迷卻適得其反,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空虛、焦慮感。

68歲的崔雯潔家住天津市西青區西營門街文瑞家園社區,她經常身體佝僂着坐在牀上看扭秧歌視頻,身邊人的勸說全成了“耳旁風”。“去年玩手機經常眼花脖子疼,久坐渾身不舒服,沒人管我,一天能玩8小時以上,手機沒電了就充上電玩,後來家裏人攔着,但我還是心癢癢。”

石家莊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孫朝暉表示,近年來因眼部問題前來就醫的老年人逐漸增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長時間接觸電子設備。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第4張

“老年人長時間盯着手機屏幕,容易引發乾眼症。如果在黑暗中看手機,背景光和屏幕光的巨大反差,嚴重損傷眼睛。此外,長期大量藍光照射會引起視網膜黃斑區的視覺細胞損傷,因此老年人是眼睛黃斑疾病的高發人羣。”孫朝暉說。

除視力受損外,石家莊市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張立興表示,老年人多伴有頸椎、腰椎疾病,長期低頭彎腰會對頸椎、腰椎等產生負擔。

“頭部處於低頭位看手機時,頸部後側肌肉爲了維持低頭位的姿勢,處於緊張狀態,頭越低,肌肉受到牽拉力量越大。久而久之導致頸部肌肉損傷,頸椎曲度改變。”張立興說。

多位醫務人員反映,目前不少老年人在就醫前往往自行上網查閱病症信息,由於缺乏醫療知識和辨識力,同時又選擇性接受負面信息,擅自“對號入座”,因此來就醫時常常對醫務人員的專業診斷產生懷疑,耽誤治療。

適老與護老:警惕巨頭“逐鹿”良藥更在“網外”

針對老年人“觸網”後比年輕人更缺乏自制力的現象,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老年人面對互聯網是無助的,各類平臺進行適老改造在讓“銀髮族”看得更清楚的同時,應該考慮特殊人羣的手機操作習慣,從而更加理性、安全、規範地使用互聯網。相對於經濟效益,老年版本身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不應把老年人視爲流量收割對象。

文化娛樂設施供給不足、建設滯後、形式單調,也是老年人脫實向虛的重要因素。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教授關信平說,當前我國對老年人公共文化娛樂設施的建設投入、資金投入、人力投入相對不足,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需求。

此外,老年大學普及率不足也成爲不少“銀髮族”沉迷手機的一大誘因。天津廣播電視大學西青分校(西青開放大學)校長韋敏說,老年大學開設興趣類、健康類、生活類專業,滿足了老年人“求知、求康、求樂、求友、求爲”的需求。但目前,老年人教培場所惠及率較低,多數老人“無學可上”。

如何看待老年人網癮現象 第5張

“我們提供免費辦學,每年招生時,老年朋友都得在網上‘秒殺’,很快就報滿了。”韋敏說,老年大學學員的覆蓋面遠遠小於區域內老年人的羣體數量,還需進一步深化供需改革,促進老年教育長足發展。

石家莊市老年大學學員李銀麗也建議,應加快老年活動設施建設,如舉辦老年大學、豐富社區老年類文體活動……儘可能爲老年人社交、健身和學習創造條件,才能讓他們有動力放下手機、走出家門。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建議,應專門針對老年人展開智能手機使用的科學輔導,擴大活動面,引導專業的社會工作者更好地發揮作用。子女層面,要更好地關心父母,從生活、心理等方面讓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充實。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