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

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

來源:時髦谷    閱讀: 3.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武漢是湖北省省會,衡量一個世界級特大城市的首要標誌,就是必須具有特大的城市面積和人口基數,這一點很重要。下面分享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1

世界最大的城市是:武漢

武漢,簡稱“漢”,中國湖北省省會 ,中國中部地區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中國內陸地區最繁華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域中心城市。

武漢地處江漢平原東部。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水橫貫市境中央,將武漢城區一分爲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曾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全市現轄13個城區,3個國家級開發區,面積8467平方公里,境內江河縱橫、湖港交織,上百座大小山巒,166個湖泊座落其間,水域面積,佔全市面積四分之一,構成了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域生態環境。

武漢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盤龍城遺址作爲武漢建城開端,距今有3500年曆史。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爲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武漢有着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綜合交通樞紐,是承東啓西、接南轉北的國家地理中心,歷來有九省通衢之稱。

武漢是中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截至2014年,在漢高等院校98所;其中普通高校和本科院校數僅次於北京居中國第二,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數量居全國第三, 在校大學生和研究生總數107.26萬人 ,居世界第一。

地理環境

位置

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漢平原東部,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華中)、副省級市和湖北省省會。位於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

中國地理經濟中心——武漢

中國地理經濟中心——武漢,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鎮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衝村,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猶如圍棋棋盤上的天元,被譽爲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面積

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武漢湯遜湖

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武漢湯遜湖截至2014年末,武漢全境面積8494.41平方公里,爲湖北省面積的4.6%;市域周長977.28公里,7箇中心城區面積863平方公里,建成區建成區面積552.61平方公里。擁有公園74個,其中免費開放68個。公園綠地面積7016.89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1.06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 39.09%。森林覆蓋率27.31%。

水域

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區

國家5A級景區——武漢東湖風景區武漢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之一,水域面積佔全市市區面積的1/4,構成了武漢氣勢恢宏、極具特色的濱江、濱湖水生態環境。

武漢全境水域面積2217.6平方公里,覆蓋率26.10%,人均佔有地表水11.4萬平方米,人均佔有地表水量居世界大城市之首,是全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特大城市及中國最大的淡水中心。境內5公里以上河流165條,水面面積471.31平方公里。

武漢現有大小湖泊166個,被稱爲“百湖之市”,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803.17平方公里,居中國城市首位。湯遜湖是亞洲最大的城中湖(面積達47.6平方公里),面積33.9平方公里的東湖在中心城區退居第二,梁子湖是全國生態保護最好的兩個內陸湖泊之一。武漢湖泊志記錄了武漢市一百多個湖泊的風貌。

溼地

武漢金銀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武漢金銀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武漢溼地資源居全球內陸城市前三位。截至2010年,武漢市溼地面積3358.35平方公里,佔全市國 土面積的39.54%,其中天然溼地面積1561.86平方公里,人工溼地面積1796.49平方公里,享有“溼地之城”的美譽。

現擁有國家住建部批准設立的金銀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和國家林業局設立的東湖國家溼地公園、藏龍島國家溼地公園,以及沉湖、杜公湖、後官湖等溼地公園及溼地保護區。

氣候

武漢氣候圖

武漢氣候圖武漢屬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區,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高溫、降水集中,冬季稍涼溼潤等特點。

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爲3.0℃;7月平均氣溫最高,爲29.3℃,夏季長達135天;春秋兩季各約60天。

初夏梅雨季節雨量較集中,年降水量爲1205毫米。武漢活動積溫在5000℃~5300℃之間,年無霜期達240天。

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

歷史沿革

簡介

武漢建城已有3500年,是中國建城史最爲悠久的城市之一。

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

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自春秋戰國時期以來,武漢地區一直是中國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在清末、中華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武漢經濟繁榮,位居亞洲前列。清初,“中俄茶葉之路”開闢,作爲起點的漢口開始逐步成爲世界茶葉貿易之都,被歐洲人譽爲“茶葉港” 。漢口開埠後,對外貿易與上海並駕齊驅,成爲“駕乎津門、直逼滬上”的全國第二大城市,被譽爲“東方芝加哥” 。1861年,漢口成爲條約口岸城市,對西方人開放,開始了由傳統商業市鎮向近代都會的轉型,漢口沿長江先後開闢了英國、俄國、德國、法國、日本等五國租界,沿長江地帶迅速成爲漢口的另一個繁華中心,並促使漢口成爲與大上海共享榮耀的國際大都市。1911年,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標誌着辛亥革命的全面爆發,成就了中國推翻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的豐功偉績。在1926年到1949年間,三鎮分別對應着漢口特別市(直轄市)、武昌市(湖北省省會)和漢陽縣。1927年,國民 政府遷都至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合併爲京兆區,總稱武漢,開三鎮合併之先河。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暫由中央直轄,成爲新中國首個直轄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會議決定將武漢由中央直轄改爲湖北省省會。

沿革

主詞條: 武漢歷史

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臺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爲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爲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爲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爲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公元223年(吳黃武二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爲郢州,成爲郢州的治所。

隋置江夏縣和漢陽縣,分別以武昌、漢陽爲治所。唐時江夏(武昌)和漢陽分別升爲鄂州和沔州的州治,成爲長江沿岸的商業重鎮。江城之稱亦始於隋唐。此後經宋以迄明、清,均爲歷代州府治所。

兩宋時武昌屬鄂州,漢陽、漢口屬漢陽軍。南宋抗金將領岳飛駐防鄂州(今武昌)8年,在此興師北伐。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爲湖廣行省的省治。這是武漢第一次成爲一級行政單位(相當於現代的省一級)的治所。

明代,朱元璋第六子朱楨被分封到武昌做楚王。由於成化年間漢水改道從龜山以北匯入長江,到嘉靖年間在漢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興的漢口鎮。明末清初漢口與朱仙鎮、景德鎮、佛山鎮同稱天下“四大名鎮”,稱爲“楚中第一繁盛”,成爲全國性水陸交通樞紐,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譽。

清末,漢口建制爲夏口廳(地位同縣),使武漢三鎮之名貫於清代、中華民國,三城鼎足雄峙更屬罕見。

1858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天津條約》中增闢的11個通商口岸,包括漢口。1861年3月漢口正式開埠。在老漢口鎮的下游沿長江先後開闢了漢口英租界、漢口德租界、漢口俄租界、漢口法租界和漢口日租界五國租界。這些租界獨立於中國政府管轄之外,在界內分別設置工部局、巡捕房、領事法院(庭)等迥異於中國政治體制的管理機構。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於武昌,宣佈脫離清朝,成立中華民國,建立中華民國軍政府,武漢成爲革命中心。

1912年,改江夏縣爲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爲夏口縣。三鎮鼎立,以武昌爲湖北省省會。

1914年屬江漢道。1917年,漢口德租界被中國政府收回,改稱漢口特別區。1925年,漢口俄租界被中國政府收回,改稱漢口特區。1926年,北伐軍攻佔武漢三鎮,劃武昌縣城區爲武昌市,劃夏口縣城區設漢口市。1927年初,國民 政府自廣州遷至武漢,將漢口、武昌兩市劃爲京兆區,武漢成爲國民 政府首都。1月5日,數十萬羣衆 衝擊了漢口英租界,3月15日,國民 政府正式收回該租界,改稱外交部漢口第二特別區。4月,武漢市政府成立。

此後,武漢市行政區域時分時合,市政機關名稱數易,先後建立武漢(特別)市、漢口(特別)市、武昌市政府(處)。其間,1929年4月,設武漢特別市,7月,武漢分治,設漢口特別市,直隸國民 政府行政院,餘皆隸湖北省。1929年7月30日,夏口縣建置撤銷,管轄區域分別劃人漢口市和漢陽縣。1938年8月,漢口日租界被中國政府收回,改稱漢口第四特別區(武漢淪陷後,日租界又得以恢復)。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漢口、武昌兩市恢復建制。同時,漢口日、法租界正式被中國政府收回,漢口區域均歸漢口市政府管轄。1947年漢口市改爲國民 政府行政院直轄。

1949年5月武漢解放,5月24日合原漢口市、武昌市和漢陽縣城區爲武漢市,隸屬中南軍政委員會管理。1953年1月,中南軍政委員會撤銷,中南行政委員會成立。由於中南行政委員會不再是一級政權,1953年3月,武漢市等10個大行政區轄市改爲中央直轄市。1954年6月改爲湖北省轄。1959年3月,國務院批准孝感專區劃歸武漢市轄,1960年1月湖北省撤銷孝感專區,其所轄武昌等16縣改隸武漢市。1961年1月恢復孝感專區建制,其原有16縣劃回。1975年12月原屬孝感專區的武昌、漢陽兩縣劃歸武漢市管轄。1983年8月,增轄黃陂、新洲兩縣。1984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准武漢市爲經濟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計劃單列市,1993年撤銷單列)。1992年、1995年、1998年,分別撤銷漢陽縣,武昌縣及黃陂縣、新洲縣建制,分別成立武漢市蔡甸區,江夏區及黃陂區、新洲區。2013年,全市轄江岸、江漢、礄口、漢陽、武昌、青山、洪山、東西湖、漢南、江夏、蔡甸、黃陂、新洲13個行政區和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武漢化學工業區、武漢新港以及吳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

自然資源

淡水資源

武漢長江漢水交匯處

武漢長江漢水交匯處武漢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衆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武漢市共有水域面積2205.06平方公里,佔該市總面積的25.79%,居中國大城市之首。

生物資源

武漢市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糧食作物,共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共50種;魚類資源,共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共有8目14科45種。

礦產資源

武漢美景

武漢美景武漢市現已發現38種礦藏,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膨潤土、冶金白雲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2

世界特大城市武漢

第一、武漢具有世界級特大的城市面積和人口基數

衡量一個世界級特大城市的首要標誌,就是必須具有特大的.城市面積和人口基數,這一點很重要。而我們知道,武漢市的總面積爲8494.41平方公里,2017年的常住人口達到1100萬人。這兩個數字無論是在我國的特大城市中,還是在世界衆多的特大城市中,都是靠前的。所以,這就決定了武漢的規模和“快頭”首先具備了世界特大城巿的條件。

第二、武漢具有世界級特大城市的交通網絡和系統

大家知道,武漢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擁有53條境外直達航線,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四大洲的城市。因此,可以說,這樣的交通網絡和系統,在我國乃至全球都是算“四通八達”的,具有很強的優勢。

世界第一大城市武漢 第2張

第三、武漢具有世界級特大城市的大型現代化企業和上市公司

大家知道,東風汽車公司和武漢鋼鐵集團公司均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300位之前。據統計,武漢市上榜企業營業總收入排在北京、東京、首爾、大阪、孟買、上海、臺北市、香港、吉隆波之後,居亞洲第十位。另外,武漢的上市公司在我國的副省級城市中排在第四位。所有這些,都爲具備世界級特大城巿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後盾。

第四、武漢具有世界級特人城市的教育規模、人才資源和科技資源

大家知道,武漢市是我國大學在校學生最多的城市,常年保持在100萬左右,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與此同時,武漢市的科技發展潛能在我國僅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後,科技實力排名中國第三。所有這些,都是作爲世界級特大城市不可缺少的,而武漢卻具備了這些條件。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