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百越”是古代中原部落對長江以南地區諸多部落的泛稱。因這些部落紛雜且中原人對他們不甚瞭解,故謂“百”,下面看看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1

百越族的圖騰是一條中國龍。

“百越族”,即古越族。“百越族”是後人由“百越”引申而來,實際並無“百越族”這個民族,正確稱謂是古越人,古越族是遠古時代世居在南方百越一帶的古老族羣。

百越及其先民是一個統一而多樣的民族集團,這個民族集團是由不同的時空共同體組成的,不但包括了東南不同分域的族羣文化,而且這些族羣文化在先秦兩漢間經歷了不同階段的變遷。從漢文史籍記載來看,位於上古華夏東南的民族大致經歷了從傳說時代的“三苗”到商周時期的“諸蠻”,再到東周以後的.“百越”的發展歷程。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
  

名稱來由

“百越”的“百”是多數、約數,而不是確數。“百越”是北方中原諸部落(國)對南方越地諸古老部落(國)的泛稱。北方中原人在文字上對南方“百越”的記載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秦相呂不韋(前292-前235)主持編寫的《呂氏春秋》記載:“揚、漢之南。百越之際。”

“揚”即“揚州”,在今江蘇境內的長江北岸;“漢”即“漢江”,發源於秦嶺南麓、東南走向注入長江。也就是說,漢江、長江以南都是“百越”之地。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2

百越指的是什麼

百越,是指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古越族人分佈的地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佈“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

也就是從今江蘇南部沿着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內,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佈地區;局部零散分佈還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百越"之稱謂源於先秦古籍對南方沿海一帶古越部族的泛稱,又稱古越族或越族等,因這些古越部族衆多,故謂之爲“百越”。

百越有很多分支,包括吳越、揚越、東甌、閩越、南越、西甌、駱越等等衆多越族支系。《呂氏春秋》統稱這些越族諸部爲"百越",其它文獻上也有"百粵"、“諸越”等稱謂。

“越”或寫作“粵”,因古代“越”與“粵”相通,到近代才較爲區別。漢朝之後其地改爲郡縣,此後"百越"這名稱不見於史載,"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見。

唐宋以來,隨着越人逐漸整合於南遷的漢族之中,先後形成廣府、潮州(福佬)、客家等不同民系,而未被融入漢族的`越人,則逐漸發展成壯、黎、瑤、畲等邊疆族羣。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 第2張
  

百越後來演變成什麼民族了

內越

秦漢之後, “百越”人大多數已在長期的歷史時期中逐漸與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融合, 形成了許多支族。

嶺南地區的西甌、駱越等部落演化爲今天廣西地區的壯族、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壯侗語族少數民族。

廣東中部的珠三角地區在先秦時期仍然爲大海,因此廣東的百越族主要分佈在西部和東部地區,西部的百越族演化爲廣東的壯族,東部的百越族演化爲畲族,後來畲族又和南遷漢人融合爲今天的客家人。

海外

據發表在英國《生物醫學中心進化生物學》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證實:遍及兩大洋的南島居民,直接源於中國大陸的壯侗語族少數民族。

整個澳泰族羣發源於大約三萬年前的百越沿海一帶。而在大約一萬年前,南島諸族羣的祖先離開北部灣的南粵沿岸,沿着越南的海岸向南遷徙。大約3000年前,印度尼西亞的馬來族羣開始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深處探索。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3

歷史貢獻

古越人在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方面,均對中華民族文化有重要的貢獻。

在衣着方面,古越人及其後裔今海南島黎族等南方少數民族,是用木棉、芭蕉、竹子等植物纖維織布的發明者。

在飲食方面,古越人“飯稻羹魚”,是栽種稻穀的先行者;在交通方面,古越人是舟船的初創者;在居住方面,古越部落是“幹欄式”住房的創造者,今天的壯族、毛南族、水族仍然居住在傳統“幹欄式”住房。

百越具有獨特的`文化習俗與發明創造,在其自身發展過程中,也受到其周圍古文化、特別是中原文化的影響,從而日益匯入於光輝燦爛的中古文化之中,爲締造中國的歷史文化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百越族的圖騰是什麼 第3張
  

歷史記載

由於古代中原部族對南方古越部族的瞭解甚少,在文字上關於對“古越族”的最早記載是“于越”,"于越"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前身,據文獻記載及考古印證,"于越"最遲在商朝前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古越族和中原諸夏族早期的往來關係主要貿易。

《莊子·逍遙遊》:“宋人資章甫而適諸越,越人斷髮文身,無所用之。”郭慶藩集釋引李楨曰:“諸越,猶雲於越。”

《公羊傳》:“於越者,未能以其名通也。”何休注:‘越人自名於越。《周禮·冬官考工記》又出現“吳、粵”名稱。

《逸周書·王會解》又有“東越”、“歐人”、“于越”、“姑妹”、“且甌”、“共人”、“海陽”、“蒼梧”、“越區”、“桂國”、“損子”、“產裏”、“九菌”等名稱。

《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採草藥》“諸越則桃李冬實”。

《漢書》記載:“蠻夷中,西有西甌,衆半公式,南面稱王。”《百越先賢志》也載:“譯籲宋舊壤,湘漓而南,故西甌也。”

宋朝人羅泌的《路史》又具體解釋了百越的族稱有:“越常、駱越,甌越、甌皚,且甌、西甌、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蒼吾、越區、桂國、損子、產裏、海癸、九菌、 稽餘、北帶、僕句、句吳,是渭百越也。”

古籍又有記載:“越北有城廓邑里也,處溪谷之間,叢竹之中”,“以地圖察其山川要塞,想傳不過等數,而間獨數百千里。險阻林叢,弗能盡著。”

“夾以森林叢竹,水道上下擊石,林中多腹蛇猛獸。”從這些古籍的表述可見,百越支下的小村落多數都聚居、敬居、繞寨、遊走于山川要塞,森林叢竹之中。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