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來源:時髦谷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疑問,這些疑問的產生會讓人們繼續去探索。我們國家有很多地方性的風俗習慣,下面分享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1

中國各地過年風俗習慣

北京年俗——【踩歲】

踩歲有“節節高升”的美好寓意。年三十將芝麻秸鋪於院內,踩踏出入,噼啪作響,稱爲踩歲。此舉最早是爲了防盜,後來演變成“踩祟”習俗。

東北年俗——【龍燈會】

龍燈會意在祈求風調雨順,四季豐收。龍是五瑞獸之首,龍燈會是東北正月十五節慶活動的高潮。扎龍燈、畫彩磷、描龍鬚、銜龍珠、插彩旗、內燃燭,拿着龍燈跳龍舞,滿城遊行,希望得到神龍保佑。

山東年俗——【照虛耗】

照虛耗意在爲全家祛除邪惡。虛耗是古代民間傳說中的惡鬼,需要用光照驅散。在山東的龍口、黃縣一帶,女主人在大年初一早晨手持紅燭,先照照炕蓆,再把家裏角落照一遍,用光明驅逐黑暗和邪氣惡鬼。

浙江年俗——【運河燈會】

運河燈會爲水鄉增添了許多新年喜氣。運河燈會起源於唐末宋初,浙江一地最爲著名,不僅有陸上彩燈,還有水上船燈、船上花燈、河面水燈。每逢燈會,貼心願、看錶演、猜燈謎、品小吃,街上商賈雲集、人頭攢動,河裏流光溢彩、交相輝映。

安徽年俗——【嬉與燈】

嬉與燈有“年年有餘”之意。以竹架糊上錦紙,油彩繪上魚鱗,魚頭書“王”,內置花燈,搖頭擺尾,遊走出行。百姓隨其兩側,歡歌笑語,氣氛歡騰。

山西年俗——【壘(lěi)旺火】

壘旺火寓意年年興旺。將煤炭壘成寶瓶狀,裏添柴火,外披彩花,上貼紅字:旺氣沖天。在除夕夜鞭炮齊鳴之時點燃,火舌興旺,既禦寒,又壯觀,寄託了人們對來年日子紅紅火火的願望。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湖北年俗——【採蓮船】

採蓮船是湖北洪湖人民模仿駕船採蓮而創作的歌舞,船用細竹竿和彩紙裱糊而成,行船時樂隊齊奏、綵船緊跟,撐篙大漢、坐船姑娘一唱一和,把船艄婆婆滑稽配合,邊舞邊唱,好不熱鬧。

河南年俗——【祭竈】

“二十三,祭竈官”。這天在外的人要趕回家,由男人主祭,做祭竈湯,供芝麻酥,烙火燒,夾在公雞兩翼,供於竈神前,燃香表,放鞭炮,送竈爺騎馬上天,自此神煞上天,百無禁忌,安心過年。

陝西年俗——【蒸麪花】

蒸麪花是家家戶戶過年的大事。通常由家中最年長的婦女製作,是祭拜祖先、走親訪友不可或缺的禮俗食物。棗山饃饃,下託回雲紋,中加大紅棗,祝願家中糧食堆積如山,五穀豐登。

甘肅年俗——【社火】

場面震天動地,好不熱鬧。社火源自花燈戲和高山劇,有千百年歷史。傳統社火隊由一個村或幾戶人家推出龍燈、掌燈、鑼鼓、高蹺、小蹺、旱船、獅子、秧歌等。就地或串村、串戶表演,如今規模越來越大,成爲整個年節的高潮。

四川年俗——【初七遊草堂】

秉承傳統,雅俗共賞。相傳早年杜甫與友人於正月初七在草堂故居作詩,互表思念之情。因而每逢此日,四川成都市民便扶老攜幼至草堂弔唁“詩聖”杜甫,吟唱杜詩,賞梅祈福。

雲南年俗——【汲薪水】

汲薪水是來自女兒的祝福。在雲南大年初一凌晨,各家的新媳婦或大姑娘都會擔起水桶,手持三柱香火,唱着歌,到河邊,插上香,將包着紅紙的錢幣投向水裏,挑回新年的頭一擔水讓全家人飲用,祈求全家人健康、吉利。

西藏年俗——【掛經幡】

掛經幡意在向天求福。新年清晨,藏族人民把印有佛經的經幡掛在樹上或山頂,隨風飄舞,猶如誦讀經文,不停向神傳達人的願望。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全家平安。

廣東年俗——【摜(guàn)春盛】

摜春盛表達了孃家對女兒的祝福。所謂春盛,其實是一種分成三四層的有蓋子的竹編禮籃,通常是成對使用。年初一由出嫁女兒的.孃家兄弟送到婆家,內裝桔子和甘蔗等物,意在祝願女兒日子節節高。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2

各地的端午習俗

廣東

端午節在廣東自古就是熱鬧隆重、喜慶洋洋的節日。廣東端午節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船、食糉籺、插艾草、龍點睛、拜神祈福、打午時水、聚午宴、放紙鳶、洗藥水澡、浸龍舟水等等。

廣東人過端午節很有節味,節俗內容豐富。南方江河水網縱橫,水上競技活動歷史悠久。地處亞熱帶的廣東爲適應這炎熱天氣及夏季時令,很早以前就在"五月端"採取各種措施消暑,全民防疫健身。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2張

江蘇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划龍舟外,還有節日裝飾則的五毒圖、菖蒲與艾葉、鍾馗像、纏臂的綵線,掛絲線糉、穿五毒衣、戴香包等。節日飲食主要有糉子、雄黃酒、五黃宴等。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3張

浙江

浙江的端午習俗,吃糉子、競龍舟、懸菖蒲艾葉、拴五色絲、飲雄黃酒、吃五黃、佩香包、採百草等是比較普遍的習俗,但各地存在着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4張

山東

山東鄒平縣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飲酒一杯,傳說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五色線,一直要戴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在雨水裏。臨清縣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稓做的項鍊),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意思是藉着屈原的墨跡來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早晨用露水洗臉。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5張

甘肅

甘肅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醃漬爲飴。鎮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漳縣,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高郵的端午較爲特殊,有系百索子、貼五毒、貼符、放黃煙子、吃"十二紅"等習俗,孩子興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綵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6張

四川

四川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擡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上街遊行。舊時,川西還有端午"打字子"的習俗。光緒二一年後,此俗停止。在綿陽市和遂寧市的部分地區,有端午吃包面[和餃子類似,用麪皮包餡煮食]的傳統,具體由來有待考證。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7張

江西

江西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8張

湖南

湖南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嶽州府競渡以爲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爲"送瘟"。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9張

福建

福建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糉、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爲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爲競渡。仙遊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10張

臺灣

臺灣和大陸一樣,端午節最有氣氛、最爲熱鬧的是划龍舟。臺灣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節這天都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臺灣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菖蒲、艾蕊等燒水給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有的地方或以"午時水"洗澡。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3

中秋節不同地方的風俗

1、山東祭土穀神

慶雲縣農家在八月十五祭土穀神,稱爲“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2、江西給菩薩捐款

在江西,有的地方,有一種獨特的習俗,就是老百姓都會向廟裏的菩薩捐款,以求得到菩薩的降幅。還有的地方,在中秋節這天,一家人會一起做“做粑”,這也象徵着團圓的意思。

3、廣東潮汕拜月娘

廣東的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竈”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裏、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11張

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爲祭禮。當地還有中秋吃芋頭的習慣,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

4、東北祭祖

在東北,很多地方都保留着在中秋節祭祖的習俗。這裏面非常講究,所有擺放的東西都有不同的美好寓意。在中秋佳節期間,東北人還會舉行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廟會等等。

5、廣州樹中秋

中秋節在廣州有種富有情趣的傳統風俗,叫“樹中秋”。每逢中秋節,各家要用竹條扎燈,燈的開頭多樣,不果品燈,也有鳥獸、魚蟲燈,也可砌成字燈。

中國不同地區的節日風俗 第12張

到了夜裏,就在燈內燃燭,下面再聯結許多小燈,用繩系在竹竿上。然後將竹竿插在房屋高處,如平臺、屋頂或高樹之上。入夜,滿城燈火,如繁星點點,和天上明月爭輝,以此慶賀中秋,也叫“豎中秋”。

6、江蘇燒斗香

無錫縣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紮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