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美文 >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孔子作爲聖人的一面是我們所熟知的,可是他畢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在許多方面也有着常人的需求,孔子對女人和色似乎很排斥,下面看看孔子對於色的言論。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滿臉堆笑的,這種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 3、曾子曰:,爲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譯文】 曾子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爲別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實

交友是否守信

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複習了呢

” 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譯文】 孔子說:“君子吃不追求飽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靈敏,言談謹慎,時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算好學了。

” 5、子曰:“,患不知人也。

” 【譯文】 孔子說:“不怕沒人瞭解自己,就怕自己不瞭解別人。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
  

” 6、子曰:“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 【譯文】 孔子說:“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話可以概括,即:‘思想純正,沒有邪惡的東西。

’” 7、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有所建樹,四十歲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麼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隨心所欲,不超過規矩。

” 8、子曰:“,可以爲師矣。

” 【譯文】 孔子說:“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收穫,就可以做老師了。

” 9、子曰:“,小人比而不周。

” 【譯文】 孔子說:“君子團結羣衆而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而不團結羣衆。

” 10、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譯文】 孔子說:“讀書不深入思考,越學越糊塗;思考不讀書,就危險。

” 11、子曰:“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 【譯文】 孔子說:“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 12、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譯文】 孔子說:“人無信譽,不知能幹什麼

13、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譯文】 孔子說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陣容在自己的宗廟裏舞蹈,這樣的事可以容忍,什麼事不能容忍

” 14、子曰:“,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 【譯文】 孔子說:“這篇詩,主題快樂卻不放蕩,憂愁卻不悲傷。

” 15、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 【譯文】 孔子說:“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 16、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 【譯文】 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 17、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 【譯文】 孔子說:“君子通曉道義,小人通曉私利。

” 18、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

” 【譯文】 孔子說:“見到賢人,要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2

孔子對色的名言警句

1、意思:我從沒見過喜愛道德,像喜愛女色一樣的人啊!

2、意思:如果一點小事都不能容忍,則往往會壞了大事。

3、君子有三種禁忌:年輕之時,血氣尚未穩定,要戒女色;壯年之時,血氣正盛,切勿動怒,要戒爭鬥;老年之時,血氣已衰,要戒貪念。以三戒告訴人們,切勿“好色、嗜鬥、貪得”。

4、意思:想要立身揚名,先樹立起自己的人格;想要發達,而應先成爲通達之人。

5、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7、幾個人在一塊,都可以成爲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長處去學習,至於缺點,一定要改正。此句告誡後人一定要虛心好學,不時地反省自己。

8、自身行爲端正,不用發令別人也能聽你的;自身行爲不端正,即使再多的命令,別人也不願聽從你。以身作則,無論到哪裏,都行得通。

9、“食色性也”經常被人誤認爲是孟子說的。其實這句話雖然出自《孟子·告子上》,卻不是孟子說的。告子是一位年輕的哲學家,他對孟子的“人性善”觀點很不滿意,就找上門與孟子辯論。過程中告子說了句“食色,性也”,意思是食慾和性慾都是人的本性。對於二千多年前的這場有關人性本質的辯論,最終誰勝誰負其實並不是很重要。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 第2張
  

10、意思:做事不要一味的圖快,不要貪圖什麼小惠小利。要知道,有時候只圖快捷,反而達不到目的;一味的貪圖小利,往往辦不成大事。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這與孟子的性善論和荀子的性惡論形成了當時對人性本質的三大觀點。後世儒家對三論的`態度是弘揚性善論,揚棄性惡論,否定無善無惡論。

13、“食色性也”不是孔子說的話,而是出自孟子的《孟子告子上》:孟子與告子辯論,告子日:"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是告子的論點之一。這裏應該讀作"食色、性也",食,這裏是動名字,有喜愛的意思;色,這裏爲態度、美好的意思,即喜愛美好的東西,是本性使然。

14、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別人睡覺的時候也不要說話。這也是最基礎的禮儀,尊重他人,才能換來別人的尊重。

15、食色性也語出《孟子·告子上》:“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16、“食色性也”本是古代先賢對人的天性的一種尊重,沒想到後人卻不加思考地繼承併發揚光大,以至全世界沒有不知道中國美食的,時至今日,這種觀念實在應該改改了.建立節約型社會,不但是國家的事情,更是個人應必須做的.人們當然應追求吃的好,玩的好,但是不能沒有節制,不能變本加厲地去破壞大自然,去做一些太過放縱的事情.

17、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18、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19、重要的是這句話被堂而皇之地記錄在儒家的經典著作《孟子》之中,而且從此之後也成了古人論述食慾和性慾本質的經典.

20、君子心胸開闊,而小人則斤斤計較。拿君子和小人作對比,告訴我們做人一定不要患得患失。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3

一、古語有云:萬惡淫爲首

孔子家眷圖

以上講過,孔子講的“色”,其實與誘惑有關,而誘惑則以男女淫慾爲最大,正所謂“萬惡淫爲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儘管孟子曾講“食色慾也”,即好“色”,是人的天性,但是,任何事情只要是過度,就有可能傷害到他人的利益,而好“色”過度,也稱之爲淫。

因此,古人才講“萬惡淫爲首”,也就是說,中國主流的儒、釋、道文化大都不主張放任慾望的,如儒家的思想強調“克己復禮”,既承認慾望是正當或正常,但更講究學會剋制慾望,不讓其傷害到自身或他人。

而道家這個問題上,也主張節制慾望,修身養性,正所謂“順則人,逆則仙”,也就是說,修身養性的`核心,就是要學會節制自己的慾望。

孔子講課圖

就算是佛家,也倡導以戒爲師,而戒律則以斷除淫慾爲主,甚至把斷除淫慾當成衆生困於生死輪迴的根本。

孔子對於色的言論 第3張
  

由此可見,戒色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性,或許正是由於其重要性,孔子才把君子戒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色字頭上一把刀

中國有一句俗話講“色字頭上一把刀,石榴裙下亂葬崗”,其實就是勸誡人們不要過分沉迷於色慾之中,否則,就好比頭頂上懸掛着一把刀一樣危險。

由此可見,在古人看來,“色”的危害有多大。

孔子聖蹟圖

從另外方面講,如果“色”的危害不大,當然,也不需要談“淫”色變,進一步的說,也正是由於“色”的危害很大,纔有必要通過“戒”這種方式來節制,即戒色。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