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女性健康 > 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

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蜂蜜是傳統而古老的天然食品和醫藥藥品,蜂蜜能迅速消除疲勞、增強體力、美容滋潤、護膚、用蜂蜜洗臉可使皮膚白裏透紅,看看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

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1

1、秋天吃蜂蜜會長胖嗎

不會長胖的,因爲蜂蜜中主要含有的是葡萄糖和果糖。

某些人認爲蜂蜜富含糖份,吃多了會引起肥胖症,實際上這是不清楚哪些糖類容易使人發胖。蜂蜜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組成,約佔65-80%;而蔗糖的含量極少,不到5%。由於葡萄糖和果糖可被人體直接吸收,吸收過程不伴有脂肪沉澱,故不會直接引起肥胖。 果糖和葡萄糖均爲人體能直接吸收的單糖,具有迅速恢復、解除疲勞的作用。

2、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

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

最好是飯前1~2小時或飯後1~2小時,成人每天20克左右,兒童每天10克左右。同時,建議最好用60℃以下的溫開水沖服,避免加熱過度破壞其營養成分。此外,很多人喜歡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但對於腸胃不好的人易導致腹瀉,因此,不建議空腹喝。

3、秋天蜂蜜怎麼選擇

咳嗽吃紫雲英蜜。紫雲英蜜有清熱解毒、明目、潤燥的功效,對咳嗽、喉嚨痛等有一定的輔助效果。

失眠吃椴樹蜜。椴樹蜜有養胃補虛、清熱解毒、潤燥的功效,有一定的鎮靜作用,可以緩解失眠。

調經活血吃益母草蜜。益母草蜜有調經活血的功效,對於有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腎病的人士來說,是理想的'保健和輔助治療的佳品。

脾胃虛弱選黨蔘蜜。黨蔘蜜具有益氣生津的功效,對脾胃虛弱、氣血兩虧、貧血有輔助作用,適用於體虛、慢性胃炎、貧血者。

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2

療方1:蜂蜜60克,每日早、晚各服30克,以涼開水衝飲。適用於老年、孕婦便祕及習慣性便祕。

療方2:蜂蜜60克,蜂王漿6克,將其調勻,每日早、晚分2次用溫開水送服,適用於習慣性便祕。

療方3:蜂花粉150克研碎,加入蜂蜜250克調成膏,每日早、晚空腹服1湯匙,適用於習慣性便祕。

療方4:蜂蜜、白蘿蔔適量,先將白蘿蔔洗淨切成片,蘸蜂蜜生食,每日數次。最適用於青少年便祕者。

秋天蜂蜜什麼時候吃更有營養 第2張

療方5:蜂蜜、香蕉適量,將香蕉剝皮以其肉蘸蜂蜜生食,每日數次。最適用於老年人及習慣性便祕者。

療方6:蜂蜜、連翹各30克。將連翹用沸水沖泡,加入蜂蜜,以茶頻飲,每日1劑。適用於實熱痰溼壅結的便祕。

療方7:蜂蜜30克、食鹽6克,放入杯中用開水衝勻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適於體虛便祕,不宜服用強瀉藥者,對老人、孕婦便祕者最宜。

療方8:葵花子、蜂蜜各適量,先將葵花子搗爛,加入溫開水1杯,調入適量蜂蜜,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良好潤腸通便作用。

槐花蜜、棗花蜜更有保障

市場上有些新鮮的蜜種,如枸杞蜜、金銀花蜜、蘆薈蜜,可能是經過調配的。因爲這些作物很少有大規模種植的。爲保證質量,建議還是購買槐花蜜、棗花蜜等,不要過分迷信功能性蜂蜜。

蜂蜜的好處

首先,蜂蜜能改善血液的成份,促進心腦和血管功能,因此經常服用對於心血管病人很有好處。

其次,蜂蜜對肝臟有保護作用,能促使肝細胞再生,對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第三、食用蜂蜜能迅速補充體力,消除疲勞,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第四、蜂蜜還有殺菌的作用,經常食用蜂蜜,不僅對牙齒無妨礙,還能在口腔內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第五、蜂蜜還可以潤腸通便(只要是天然成熟的真正蜂蜜都有潤腸通便的效果)。

那我們應該用何種方式吃蜂蜜效果好呢?

泡蜂蜜水飲用

涼水沖服潤腸,溫水滋養。衝調蜂蜜水溫不要超過50攝氏度,否則營養容易損失。用溫開水(40攝氏度左右)沖服,滋養的效果好;用涼白開水(室溫)沖服,潤

腸通便的效果更顯著,可以用以治療便祕。

蜂蜜抹在麪包上

營養不損失。把蜂蜜抹在麪包或者饅頭上吃,能完全保留蜂蜜的營養。此外,早餐加在牛奶裏代替糖來調味更健康。

溫馨提示

蜂蜜易結晶無關質量。蜂蜜在保存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結晶現象。蜂蜜結晶是正常現象,與質量無關,更不影響食用。一般蜂蜜在13攝氏度以下,容易結晶。

玫瑰花+蜜棗幹泡水

玫瑰花除了有美容的效果外,軟便便也是很有效的。而蜜棗中含有很豐富的果膠,軟便效果超強。將兩者一起泡水喝,可以爲身體補充所需的水分。此方法有利有弊,長期使用會讓腸胃產生依賴性並失效。孕婦也不宜飲用。

空腹喝水

早上起來空腹喝水是治療便祕最省錢的方法,也是一種很有效的辦法。導致便祕的原因之一就是體內缺水,導致腸胃裏面的水分不斷的被吸收,因而讓大腸的蠕動變慢,進而導致便祕。我們的腸胃在夜間是處於休息的狀態,在早上未吃早餐前先喝上兩杯溫開水,可以讓水分馬上輸入至大腸,幫助便便排出。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