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情感 >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生活中,許多人是非常敏感,也會因爲別人對自己評價很是在意,甚至對因爲別人的話感到焦慮不安,從而懷疑自己。下面介紹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1

1、“別人怎麼想,跟我有啥關係。”

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其實很多時候,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是自己在鑽牛角尖而已。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不論別人怎麼想,除非他是能影響到你升學考試、升職加薪的,否則你在乎他的想法幹嘛呢?

那些不會對你產生實質影響的人,他們怎麼想的,對你來說一點也不重要。

其實對別人來說也一樣,最多就是在背後嚼舌根,只要你聽不見那不就等於不存在嗎。

再者,就算你很在意,你也無法控制別人怎麼想。

思想在對方的腦海裏,就算你做得對,做的錯,別人自會用他的那一套價值觀去判斷。

我們經常說“三觀”這個詞,說誰三觀是正確的,誰是錯誤的。

實際上,三觀這東西,除了那種最基本的是非善惡之外,還真沒有太多的對錯之分。

人們往往根據“是否跟自己一致”來判斷別人的三觀。

如果你跟他不一樣,哪怕你是對的,對方也會覺得你三觀有問題

所以,不用太過於在意別人的想法。

2、“比起別人的看法,我知道什麼對我更重要。”

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你就會失去人生的焦點。

把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別人的判斷上,那你還有多少精力和時間,留給自己呢?

時刻搞清楚,什麼對自己來說纔是最重要的,反覆地告訴自己:

比起在意別人的看法,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這樣,人生就不會偏離重點。

3、“別嗶嗶,除非你給我錢。”

比如你在公司做設計,總是有其他部門的同事,對你的作品指手畫腳。

他有什麼資格這麼做呢?他的評價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況且他又不是給你發工資的人。

再比如,博主在網上發個視頻,總會有人跑過來評頭論足:

你好胖,你穿衣服好土,你這裏不好那裏不好……

說這些話的人,你是給錢了還是給啥了?人家發視頻是專門給你看的嗎?

你又不是人家的客戶,又沒給人錢,憑啥高高在上的.指手畫腳。

這種評價就完全不用在意,當個屁放掉就好了。

4、“任何人都不完美。既然你也不完美,那你也沒資格要求我完美。”

“人無完人”——大家從小就知道的道理。

很多人從小在嚴苛的規訓中長大,身邊的環境一直在教導讓我們儘量做到完美。

考60分不行,必須考90分以上。

考一次90還不行,得次次都考90分以上。

長大之後,必須按部就班地找工作,買房,結婚,生娃……

如果哪個步驟沒做到位,就會不停地受到指責。

我想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之處,每個人也都各自的難處。

整天要求別人什麼都做到,你問問你自己難道這輩子什麼都做得很好嗎?

如果不是,憑什麼雙標要求別人事事都符合你心意呢?

5、“除非你能給出什麼實質性的建議,否則一切評價對我都無效。”

有些人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明明自己根本也沒什麼好主意,還整天要求別人“努力”。

如果世界上一切事情,只要足夠努力就能成功,那麼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存在失敗者。

正是因爲大部分事情,不是僅僅靠努力就能做到的,這個世界纔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人生啊。

下次有人讓你努力努力的時候,你可以微笑反問:

“如果努力有用,爲什麼你不努力過上比現在更好的生活呢?要不你給我表演一個努力?”

6、“不要去聽一個做蛋糕的師傅教你怎麼修空調。”

同理,也不要去聽那些自己本身事業很失敗的人,告訴你如何在工作上取得成功。

要學就跟成功者學,失敗者那裏只有教訓,沒有經驗。

7、“我不需要你滿足我的期待,同理,你也不要對我有所期待。”

期待往往是對等的。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第2張
  

你不虧欠別人什麼,也不求着別人什麼,就沒有太大的必要去迎合對方的期待。

8、“別人的期待,永遠不會有滿足的那一刻。”

人就是這樣不知足。

你滿足了別人一次兩次的期待和認可,但是當上一個期待變成現實的那一刻,你的努力就頃刻間變得啥也不是。

對方又會有新的需求,新的期待,你就要一輩子疲於滿足對方的期待。

這真的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2

我能想象的到,其實你是在想獲得認同感,也許是在原生家庭裏,被父母認同的太少了,甚至是總被父母打罵,漸漸長大後變成了一種討好的心理。

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根本上說是沒有自我,也可以說自我是支離破碎的。

1、自我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源於父母的認可,安全感也是一樣。

我們這一生都在學會處理好獨立和依賴的關係。很多與父母處不好的關係的人,往往也會刻意疏離人羣,外人看來他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只有他知道原因,他不知道怎樣與人舒服的相處。

太過依賴的人,往往是在別人身上渴求父愛或母愛,即便已經長大,但心理依然是一個嬰兒。而且他會拒絕長大,想一直保持孩子的狀態,享受被寵的感覺。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第3張
  

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退化的現象,當你感受到愛了,你是會變成小孩子一段時間,但如果一直持續這種狀態,就不是正常的了。

而一個人自卑、焦慮,又去討好,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那麼他會把他的標準降得很低,在職場上,老闆或同事往往會要求他去做一些份外事,他不敢推辭,只好硬着頭皮去幹。

2、因爲他怕別人臉上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我見過的一些職場,是會壓榨人的,別人會以爲你願意做,所以會不停的給你找活,當你感到累了,又不能去抱怨。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第4張
  

3、你突然感覺到,你又變成了小時候的自己,那個不敢去向父母反抗的自己。

原生家庭帶給人的影響是深遠的。

這個社會裏,有很多人是爲別人活着,看別人的臉色,得去迎合別人。

他們內心很掙扎,很痛苦,每天都是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家,感到累了就早早睡去,儲存精力去應付第二天的工作。

這樣的人往往工作能力是很好的,因爲他們總在工作啊,智商是沒問題的,問題出在情商上。

他們不敢自信的拒絕別人,不敢委婉的拒絕別人,因爲他們給自己下了一個定義:我只有通過別人給我的認可,我才能知道我的價值。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第5張
  

但是這個矛盾不攻自破啊!在沒有別人時,你難道就沒有價值了嗎?你有怎樣的價值,是你自己賦予的,不是別人給你定義的,你是一個怎樣的人,完全是通過你每一天的'言行決定的。

你是有選擇的,被動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其實被動選擇是你主動選擇了放棄,主動選擇了依靠別人的評價來肯定你自己。

人要自信一些,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裏,就爲自己活一次。

蔡康永出了一本新書《爲你自己活一次》,光看書名,我感覺會有很多人想去看這本書,會想去獲得力量與安慰,去重塑自己內心那些被擊碎的破敗不堪的自我。

我們多數人都沒有在原生家庭那裏,得到過足夠的愛和溫暖,有很多人往往是通過後天的努力,通過學習開啓了智慧,明白了道理,才知道自信,是自己給到自己的。

總是因爲別人的話焦慮怎麼辦 第6張
  

我們是自己人生的掌控者,我們沒有活在任何人的眼睛裏、嘴裏,陰影裏。那些要求你必須爲他做事的人,當你感覺到你的工作量已經飽和了,你是可以選擇拒絕的。

你選擇拒絕,不代表你冷血,相反,你讓他知道了,他是一個很自私的人。他不顧及你的感受,不去了解你的情緒狀態,他隨意指使你,企圖控制你,但你可以不受他控制呀。

4、人確實會通過獲得什麼,而成長,但也可以通過拒絕什麼,而變得更有邊界感。

擁有邊界感,是人成熟的標誌。

你需要先不斷的愛自己,把自己內心調適得很平和,人在內心平和的時候才最有力量,人和人是有心理距離的,你需要有一個不被別人打擾的空間。

你可以看到別人的需求,但你可以不去滿足別人的需求啊!你要去主動接觸那些真正對你好的人,那些對你不好的人,你可以遠離,也許那些對你不好的人裏,就有你的父母。

但你不需要揹負着孝道去接近他們,武志紅在《愚孝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裏寫到:這些被過分索取的孩子,難道就不知道父母的行爲過分嗎?

爲什麼他們反而會發展出對只知索取的父母,進行無限付出的愚孝呢?最簡單的答案是,這是他們能接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

但是我想說,你不能只通過這一種方式去獲得所謂的愛,父母控制你,你被父母控制,這種模式是不對的。

5、你需要先跳出來,先讓自己成長、成熟起來,去好好地餵養你內心缺失的愛,而不再向那個只是讓你去付出,卻給不到你足夠的愛的父母那裏祈求他們給你愛。

你要做你自己的“父母”,纔會讓自己真正變好。而這是你要不斷地用愛心,智慧和時間去修煉你自己,完善你內心,滋養你的心靈,你就會成爲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相信你會做到,只要帶着積極的心態去生活,去工作,去充實地過好每一天,你就會不斷感受到內心的力量越來越多,你也會越來越自信。

總有一天,你會和那個怯懦的自己淡淡地說拜拜,和那個成熟的自己愉悅地說哈嘍,做一個真實、美好、有邊界感的人,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做得更好。

你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別人怎麼看你,而是你內心有了充實感,會去主動關心別人,你也會慢慢地和別人舒服的相處,甚至你也許可以改變你的父母,讓你的父母變好。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