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來源:時髦谷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南京人不應忘卻的歷史,更是我們國人應該謹記的歷史!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心得1

我們在歷史深處挖掘沉痛過往,帝國主義的鐵蹄似乎還在踢踩踐踏,侵略者的刀似乎還在錚錚作響,我們唯有撫摸傷痛,讓它結痂,化作堅韌鎧甲;收撿斷壁殘垣,重鑄民族信仰,像鏽跡斑斑沉睡於地下幾千年之久的青銅戈矛,越磨礪,越光芒。

居安思危,忘戰必危,公祭日回顧歷史、反思歷史,不是要挑起敵對情緒,而是要我們都豎起警覺的耳朵,聽,今天的世界在平衡中並不太平,人心之變化,地區之複雜,有時候遠超我們的想象。你一定不會漠視我們的歷史長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頹頓的片段;一定不會遺忘我們的民族艱苦摸索中那些創痛而未絕望的細節;更不會錯過我們的國家在新時代的發展中高歌猛進的時代大潮。每一個人都應該是弄潮兒,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黨和國家領導人就站在巍巍巨輪之上,指引着我們前進的方向。

不忘記憶,離不開歷史的載體。設立國家層面的紀念日,是以國家名義對歷史的記憶;各種各樣的紀念碑、歷史遺蹟,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記憶,都是在告訴世界、提醒後人,渴望和平、走向復興的中國人民,不能、不會更不應淡忘那些曾經沉痛的記憶。不讓歷史的悲劇重演,就必須建立一個強大的祖國,每一個人都應牢記神聖職責,砥礪前行,這便是對南京遇難同胞的紀念。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心得2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南京人不應忘卻的歷史,更是我們國人應該謹記的歷史!

南京大屠殺是1937年12月13日,日軍進佔南京城,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鬆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揮下,對我手無寸鐵的同胞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殺,造成30多萬人遇難。這是多麼令人髮指的罪行!但是他們還在那裏津津樂道,認爲這是光榮的事情,我不知道他們的良知去那裏去了。南京大屠殺給中華民族的心靈上留下了永遠的創傷,直到今天再去回想它,也是觸目驚心讓人充滿憤慨。同時爲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國家舉行公祭活動。

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國家檔案局公佈了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用見證人記錄日軍暴行。程瑞芳對日軍在安全區內所犯的燒殺劫掠奸罪行、南京難民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自己心路歷程的逐日記錄,它與舉世聞名的《珍妮日記》一樣,被稱爲“中國的珍妮日記”;1937年11月起,約翰馬吉牧師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對外籍人士行動嚴格控制,攝影攝像絕對禁止。約翰馬吉冒着生命危險,用16毫米攝影機拍攝了真實記錄南京大屠殺的原始影像,爲世人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歷史證據……他們的資料是極其珍貴,是不能用任何東西來衡量的。然而面對這些史實資料,日本右翼勢力還在百般抵賴暴行,不承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更不承認有南京大屠殺。但我們要謹記南京大屠殺,用歷史資料說話,揭露日軍罪行,讓日本右翼勢力百口莫辯!

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表明了國家對南京大屠殺的重視程度,更警醒我們要謹記歷史,勿忘國恥!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2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瘋狂的日本侵略者對南京及其附近地區進行了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戰俘被日軍殺害,無數家庭支離破碎,遇難人數超過30萬人……場景之慘絕人寰,數字之觸目驚心,令84年後的我們,面對這段血腥的歷史,仍心懷悲憤,不忍卒讀。

民族之恥,永世不忘。今天是第五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再次重溫歷史,揭開那一道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疤,祭奠那些死難同胞,不是爲了宣揚復仇的怨念,只是爲了許下我們復興的心願:勿忘歷史,珍愛和平!振興中華,吾輩自強!

我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中華民族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經歷過無數次的傷痛,但頑強的中國人民卻從來沒有放棄過抗爭。面對瘋狂的日本侵略者,中華民族萬衆一心、同仇敵愾,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正因爲此,我們格外珍惜和平,面對爭端始終保持極大的剋制,但這並不代表我們軟弱可欺。今天的中國,再也不是1937年的中國,我們終於能夠堅定捍衛國家權益,中華民族再也不會任人宰割、飽受欺凌。

銘記,不只是民族的悲愴,還有落後必亡的訓誡。我們深知,落後就要捱打。建國以來,一代代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爲了祖國的強大、國家的繁榮富強,貢獻出了自己的智慧與力量。如今的中國,已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政治、科技、文化、軍事等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全體中國人民正在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奮鬥着。我們在爲祖國的日益強大而驕傲自豪的同時,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跟那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作爲新一代祖國的建設者,我們要時刻牢記肩負的使命與責任,自立自強,積極創新,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1年已有11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去世,目前登記在冊的倖存者已不足百人。隨着時間的推移,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會逐漸逝去,但真實的歷史卻不會被時間抹去。銘記歷史,是對死難同胞最好的尊重,也是鞭策我們不斷前行的力量。經歷的傷痛和不屈的抗爭時刻提醒着我們:這和平,來之不易!這強大,來之不易!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第2張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2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84週年紀念日,也是第8個國家公祭日。山河肅穆,草木含悲,我們共同緬懷遇難的30萬同胞,銘記中華民族的苦難歲月。今天,中國已經強起來,但“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不能忘記。讓我們從歷史中獲得前行力量,共同開創美好未來

南京大屠殺,如同奧斯威辛集中營,不僅是歷史留給某個國家的傷疼,也是留給全世界的傷痛。我們以國家公祭日的形式悼念,不是要咀嚼戰爭苦難,不是要延續歷史仇恨,而是要守護真實的歷史,是要保留這段屈辱與奮起的民族記憶,是要培養大國公民應有的歷史價值觀,是要喚醒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們守護好人類和平。“歷史不應該是記憶的負擔,而應該是理智的啓迪”,我們不忘歷史、銘記苦難,是爲了警惕歷史反覆,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啓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精神力量。

84年過去,正義與邪惡的較量並未結束。從否認野蠻侵略罪行,到參拜二戰戰犯,再到解禁集體自衛權、架空和平憲法……現實警醒我們,日本右翼勢力有擴展氾濫的趨勢,日本軍國主義有死灰復燃的危險。這不僅是對歷史真相和公理正義的公然藐視,更是對戰後國際秩序的蓄意破壞。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外交辭令。但是愛好和平並不等於縱容罪惡。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們絕不會讓歷史悲劇重演。

84年過去,那些逝去的同胞,無法看到中華民族在屈辱中的奮起。中國不再是積貧積弱、四分五裂,不再是發展落後、任人欺凌,而是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屹立在太平洋東岸。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自強。今天,我們離民族復興的夢想從未如此之近,此時我們更要銘記歷史、戮力同心、共襄發展。只有一個更加強大、更加文明、更加現代的中國,才能保衛每一個國民的安全,纔是對死難同胞的最好慰藉。

當今,世界正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與時同時,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擡頭。這也預示着,“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強大”的判斷沒有變,全民必須要增強憂患意識,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戰爭雖已遠去,但歷史不能忘記。警報響起!勿忘國殤,是爲了更好的面向未來。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3

2021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開始對我同胞實施長達40多天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製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慘案,30多萬人慘遭殺戮。這是人類文明滅絕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國人民不會忘記,全世界人民也不會忘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絕人寰,愛好和平的人們記憶猶新、永生難忘。歷史記載: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殘忍地進行殺人比賽——兩人從無錫的橫林鎮,殺到常州的火車站、鎮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個殺了106人,另一個殺了105人;由於分不清誰先殺到100人,於是兩人以殺150人爲新的.比賽目標……聽到這樣的故事,回憶慘痛的歷史,每個人都會強烈譴責侵略者對人權野蠻的踐踏。

國家檔案局公佈的最新資料片《南京大屠殺檔案選萃》中,有幾位普通人面對大屠殺的表現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館的小學徒羅瑾,冒着生命危險,拷貝日軍軍官送來沖洗的罪行照片,祕藏在寺廟當中,輾轉同學吳旋之手,終於保存到抗戰勝利,成爲南京軍事法庭審判的一號證據;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爲難民撐起千瘡百孔的“保護傘”,晚上就着昏暗的燈光,含淚記錄侵略者暴行,掙扎寫下心路歷程,成爲中國版“安妮日記”……這些珍貴資料片,記錄了中華民族心靈上永遠的創傷,更讓日軍犯下的滔天罪行無可辯駁。

忘記歷史就意味着背叛,忘記歷史就會在靈魂上生病。然而,確有人得了健忘症,確有人的靈魂已經生病:比如,日本右翼分子始終在遇難者“30萬”這一數字上大做文章,以此爲突破口否認南京大屠殺;又如,日本篡改教科書,聲稱“南京大屠殺是20世紀謊言”……南京大屠殺鐵證如山,絕不容許否認歷史和任意篡改!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第3張

2021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2

歷史,讓人難以忘記。中國的歷史,是所有的炎黃子孫的痛。日本的侵略,讓我們憤恨不已,多少中華兒女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和自己的一顆愛國心,換來了中國今天的安寧。趙一曼、劉胡蘭、王二小等無數烈士用自己的一生,換來了中國革命事業的一大成功。南京大屠殺,六個星期奪走了的,不止是中華人民的自由和生命,還奪走了我國的許多文化遺產。那六個星期,南京血流成河,多少中國百姓被殺害,南京遍地是屍體。中國啊,母親,翻開您的歷史讓我好心痛。中國,您的歷史讓人無法忘卻。

_年前的十月一日,當向着全世界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那一刻,中國丟掉了寫有“東亞病夫”的牌子,成爲了所有炎黃子孫的驕傲。那一刻,牽動着無數中華兒女的愛國心。我們中國人民是不屈不撓的,不會退縮,不會畏懼,面對敵人,我們不會心軟。

中華兒女們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意志,讓全世界的人們羨慕不已。日本、美國以及許多瞧不起中國的國家,都對中國人的頑強意志和許多團結一心的`精神和力量產生了懷疑。爲什麼中國會那麼強大?中國人那麼團結,是什麼支撐着他們走向了成功和勝利?是每一個普通的中國人不普通的一顆愛國心團結在一起。

如今,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玉樹大地震、舟曲的洪災和泥石流,什麼都沒有難倒英勇的中國人。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許許多多不平凡的事,讓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以前那個經歷過無數風風雨雨的中國。

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都銘記着先輩爲我們做的一切,這一切,都是一句凝重的囑託:熱愛祖國!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4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1

20xx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xx週年,12月13日是第xx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xx年前,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對無數人造成了無法癒合的傷痕。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歷史之鮮活,在於世人銘記。歷史的苦難輝煌是現實的源頭活水。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纔對復興有深切的渴望。12月13日是第xx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這個日子裏,我們悼念死難同胞、緬懷革命先烈,是爲了從苦難歷史中汲取智慧啓迪、激發前行力量。

在緬懷中喚醒記憶。忘記歷史就是背叛。xx年前的今天,南京陷入了日本的瘋狂摧殘,30萬同胞遇難,銘記那段苦難的歷史,絕不在於是記住苦難,而是要從緬懷中傳承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30萬死難者他們用生命鮮血深刻揭露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反人類的罪惡本質,讓人們看到侵略戰爭的巨大災難。然而,歷史從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所以,人們要在緬懷中喚醒記憶。

在銘記中傳承責任。xx年前的歷史我們不能忘記,人們要繼續銘記這段歷史,銘記我們民族的恥辱,銘記民族強盛、國家強大,銘記和平來之不易,銘記是出於內心深處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更不能忘記來時的路,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銘記所有爲中華民族圖存、爲建立共和國而犧牲奉獻的英烈,喚醒對歷史的銘記。

在奮鬥中接力傳承。中國共產黨從成立已過了xx個春秋,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實現偉大夢想的力量源泉,中國共產黨成立xx年來,我們黨帶領人民用辛勤的雙手,奮鬥創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蹟,迎來了民族復興的光明前景,作爲新時代的“長征人”,我們要在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在接棒中傳承,用自己勤奮的雙手創造新時代賦予的夢想。

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 第4張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心得體會2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爲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是要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纔是人間正道。”

中華民族歷來愛好和平。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蒙受了外國侵略和內部戰亂的百年苦難,深知和平的寶貴,最需要在和平環境中進行國家建設,以不斷改善人民生活。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促進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同時呼籲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

30萬!那是一場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日本侵略者的獸蹄踐踏着東北三省,華北平原,甚至大半個中國。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爲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能夠白流嗎?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華兒女獻出了無數不屈的軀體,拯救着這古老的民族。半個世紀,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國人趕出了神州。

今天,中國人依然崇尚和平,不可能向日本發動一場報復性的戰爭。現在中國人必須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中國人,尤其是青年共產黨員們,應該吸取教訓,爲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雲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