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弗洛伊德對人類本性可以說是看的非常透徹的,他對於一些心理上的分析也是非常精準到位的,那麼下面就爲大家分享一下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1

心理分析理論是由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61弗洛伊德創立的,對20世紀的行爲研究和思想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弗洛伊德引入了一個新概念,他把這個概念稱爲“潛意識”。

潛意識是人類意識中的一種力量,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認爲,人們的言行舉止都不是無意識的。 失言、誤解和錯覺等現象都源於潛意識,因此它是人們常常不以爲然的情緒和態度的儲藏庫。在弗洛伊德看來,夢是“通往與人類潛意識活動有關知識的康莊大道”,對夢的解析可以揭示更多的信息。

弗洛伊德把思想分爲3個部分,即“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完全無意識的,它不僅是本能衝動的源泉,而且也是對原始需求立即得以滿足提出的要求。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

“自我”是有意識的,它是一種對自身的清醒感受,通過思想、行爲和決策等表現出自己。“超我”是思想的一部分,能夠判斷對錯。

此外,它經常與思想的其他兩個部分發生衝突,尤其是本我。根據弗洛伊德的說法,嚴重的衝突將會導致精神障礙。在弗洛伊德看來,這些衝突中的多數都源於早期的性衝動,因爲社會總是對其打上了羞恥和偏見的烙印,因此經常會導致這些慾望處於被壓抑的狀態,弗洛伊德認爲這種一味的逃避態度最終會演化成一種潛意識。

然而,如果衝突在人們的行爲和思想上出現,那麼這些行爲和思想則常常是反社會的或者是自我摧殘的。弗洛伊德特別強調性慾或者性衝動的重要性,而他的學生卡爾61古斯塔夫61榮格則認爲,除了性因素之外,其他因素也能夠對行爲產生刺激。榮格最突出的貢獻之一是,他認爲人可以分爲性格內向和性格外向兩種類型。

這兩種類型分別表現爲主要通過自身來滿足需要的人以及通過其他人來實現個人滿足感的人。針對弗洛伊德關於思想的三分法,榮格提出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原因在於他認爲人們對潛在的知識寶庫中的`神話、符號和信仰進行共享,而且體現於人們的所有行爲中。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2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慾理論

弗洛伊德對人類本性的看法從本質上來說源於托馬斯·霍布士的原罪說。他的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是,人被強大的、必須滿足的生物慾望驅動。什麼慾望呢? 是社會所不期望的慾望! 弗洛伊德把新生兒比作一口"沸騰的大鍋"———種與生俱來的自私的動物,被兩種本能(instinct)無情地驅動着,這兩種本能分別是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生的本能一詞借自希臘神話中的愛神(Eros)。它是指向維持生命的活動,如吃、喝、性和滿足其他生理需要的活動,以此求得生存。死的本能則是一種破壞力,它以縱火、鬥毆、兇殘的攻擊、謀殺和自虐(指向自己的傷害)等方式得以表達。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 第2張

弗洛伊德曾經是一個神經科實習醫生,他關於人的發展的理論來自他對情緒障礙病人生活經歷的分析。他給病人治療時,爲了減輕患者的神經症和焦慮,經常運用催眠、自由聯想(讓患者迅速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夢的解析。

因爲這些方法能夠發現患者壓抑(即盡力排除在意識之外)的無意識動機。通過分析那些被壓抑的動機和事件的原因,弗洛伊德歸結出。

人的發展是一個衝突的過程 ∶作爲生物人,我們有必須滿足的性和攻擊本能,而其中大部分需要是不符合社會期望的,必須加以限制。弗洛伊德認爲,父母在孩子出生後前幾年對這些性與攻擊慾望的控制,對兒童行爲和性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3

最開始我學習心理學的目的是讓我更理解他人心理和行爲,然後能快速和別人拉近關係。隨着對心理學越來越多的認知,我發現我不僅更理解他人,而且更瞭解了自己。

在閱讀心理學過程中,不管是阿德勒還是弗洛伊德,都對認識自我帶來了巨大的價值和意義。

我沒有把更多心思拿去思考如何迎合別人,而是把心理學所學知識,用到如何讓心理更加的健康,更瞭解自己上面。

自我與本我很多人都聽過,但很多人只是聽過,並沒有悟懂這場心理戰的來龍去脈。

自我、本我、超我的三種狀態的和諧切換,纔是更有利於個人發展的情況。

內心不能停留在一種狀態,只有三種狀態相互平衡,和諧,促進,才利於身心健康。

接下來說說,我對自我、超我、本我的理解。

本我是原始獸的性,吃的慾望,性的慾望,及恐懼、害怕、死亡的慾望。也是作爲動物本能最基本的需求,失去這些,將不再是人。

劉慈欣在三體中有一句話“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的性,失去一切”

和本我相對的是超我,超我的狀態是個人道德標準的約束狀態。不能偷東西,有禮貌,不能隨便闖紅綠燈,要尊老愛幼以及不能與兄弟姐妹及父母發生性關係等等。

從本我角度講,他的對手就是超我,人性考驗的電影,比如把3個男人,1個女人放在一個島上,剛剛開始可能很和睦,但爲了性的需求,三個男人開始打架。

當然如果是三個男人在一個島上,一定會爲了基本的生存,即吃什麼打架,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只有一個標準,那就是活下去,活下去的所有標準就是本我的標準。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論 第3張

超我和本我之間,是用什麼方式傳播和延續?

本我主要靠遺傳DNA,比如:小孩天生下來會自動吸奶,小孩子天生就害怕蛇,害怕一些昆蟲,DNA的進化單位是以萬年。

所以每一個人都是靠性傳播,靠DNA傳播。

超我是道德標準,是靠模因傳播。模因一詞來自“機器人叛亂”。

當我們被賦予正常的生物基因後,需要更高的思想和品德,就需要模因進行傳播,所謂模因就是文化。電視、書籍、音樂就是文化,包括圖騰和藝術作品。

模因文化的傳播可以影響人的大腦,改變觀念和意識,從而對超我進行塑造。

我們多讀書多學習,有抽象的邏輯思辨能力,也就來自於模因的賦能。

所以在“機器人叛亂”這本書中,提出了與“自私的基因”相對立的觀點,人是靠基因傳播,但是需要靠模因傳承。

因爲很多動物都是靠基因在繁殖,但並沒有構建出,像人類這樣的文明現象。可以在繼續往下深挖,模因既信息,信息就是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

那麼什麼又是自我呢?

自我就是平衡超我和本我之間的天平秤。可以把超我想象成內心中的天使和魔鬼,或是內心中的陰和陽。

不管是天使和魔鬼,我們在做任何事情時,總是需要有判斷,要麼魔鬼一點,要不天使。

如果不知道選擇魔鬼還是天使,那我們心理就會出現精神內耗,空虛,寂寞,無助。

圖像公式如下:本我←選擇←【自我】→選擇→超我

接下來用健身事情打個比方。

今天下班後比較晚,白天給自己定了目標要去健身。

我慵懶地躺在沙發上,本我跳出來對自己說,“已經很晚了,不要去健身了,沒意義,先找點吃的,滿足味蕾,找兩部電影看看,放鬆放鬆”

但超我卻在提醒我,“早上定下的事情,就要完成,不能墮落下去,健身可以變得更自律,讓身材變得更好,有更充足的精力,雖然下班比較晚,但上班強度不大,可以去健身房鍛鍊”

心裏就有兩個聲音,要去健身,不去健身。

好了,我的自我就出現了,之後會通過、思考、分析、邏輯、判斷,最終選擇超我的鍛鍊?還是本我的不鍛鍊?

本我和超我是兩個對立面,隨時都在打架,而自我就是平衡兩種心理的核心。

問題來了,根據上面這個案例,會不會覺得所有的事情,都應該用自我去選擇超我狀態,畢竟健身對身體好嘛。

那當然不是

這裏要說到弗洛伊德心理學提到的“潛意識”

如果自我總是選擇超我狀態,那本我就會被壓抑。這些被壓抑的心理,會積累在潛意識中,會對心理造成很大的傷害。

比如:強行忍住不發生性行爲,覺得性生活是一件骯髒的事情。本我卻需要性的發生,久而久之在性方面需求,就會被壓抑到潛意識中。

心裏會出現扭曲,在某時間會爆發強的奸,性生活不和諧,以及和伴侶發生矛盾。

一個完整的人,本我、超我、自我要隨意的切換,而不是誰比誰強。平衡狀態纔是一個完整的心理狀態。

以上就是在利用超我毀了自己,超我長期壓制本我的危害。

當然也不能把所有狀態都反饋在食物和性上,不然沒有更高的道德追求,當性和食物被滿足時,內心就會很空虛。

本我更在乎感受和感官

超我更在乎和羣體合作後的尊重和榮耀感。

我們每個人要保證心理健康,才能夠融入到羣體合作中,畢竟所謂的道德、品德、包容,這些詞都是和至少兩個人有關。

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

包容、善良這些詞,不是自己給自己加標籤,而是別人對我們評價,所以超我更多的是和外界合作。而恐懼、害怕、焦慮、寂寞,性和食慾,這些卻只能自己感受。

書中還有一些觀點講的是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前提是“人是以性爲繁衍爲生存目的”。

男孩在某一段時間會迷戀母親,而女孩在一段時間會迷戀父親,這是人的正常心理現象。

這種心理是本我的自然反應,99.99%的人都會對父母親性遐想的傾向。

但爲什麼發生的概率比較少呢?就在於通過社會的教育,自己有了一定的道德和標準,自我可以很好規避選擇超我,不滿足本我的性行爲,不發生亂的倫事件。

所以一個小孩子從0漲到1這個過程也就是自我、超過、本我發展的過程。

自我會有邏輯推理判斷,獨立思考的能力,想要做個自我很獨立的人,確實會非常的難。

從孩子對父母有性遐想這件事,又可以推理出很多教育上的問題。

比如:男孩子迷戀母親,會模仿父親的行爲,只是爲了得到母親的喜歡。

於是就開始崇拜父親。此刻父親的所作所爲,都會成爲孩子的標準。父親就是孩子的引路人,讓孩子去學習你的優點。

從孩子的心裏講,在性發育的促使下,想要爭奪父親的地位,把母親佔爲獨有,但是由於自己還不夠強大,只能模仿父親的行爲,以獲得母親的愛。

此時男孩特別需要母親的愛,也非常願意聽母親說的話。而男孩本來就喜歡母親,就不需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多細心,耐心地開導即可。

女孩反過來會模仿母親,去爭奪父親的寵愛。媽媽應該教女孩女人柔美,善良,溫和的一面。而不是無知地吼叫孩子,女孩也更願意聽從母親的言談。

女孩會喜歡父親,父親需要做到正常關心交流,耐心與女孩溝通。畢竟女孩對父親的這種愛也源於性的本能,而且女孩子也會對父親抱有性幻想。這些都是弗洛伊德的性源論,我不完全認同,但值得了解一下。

有很多人可能問,爲什麼小孩會對父母有性幻想,原因在於生活環境中,父母離自己最近。

孩子很小的時候,沒有讀很多書,對世界理解不夠,都是本我在遊走,之後會通過模因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洗禮,會有超我的防範。

自我就會作出判斷,和父親和母親發生性行爲,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最終在成年時,男性和女性就會去找,同齡的男性和女性發生性關係,以達到性需求的平衡。

滿足自我,本我,超我之間的所有平衡,你想如何發生了亂的倫事件,本我得到了滿足,但是超我呢?那就是一輩子的陰影和潰敗。

但如果沒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就是沒有模因的影響,那這個人也不會有超我出現,不會感到愧疚。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