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正常和不正常間的灰色童年:“類自閉症兒童”

正常和不正常間的灰色童年:“類自閉症兒童”

來源:時髦谷    閱讀: 2.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以爲大點能好,沒想到差點耽誤孩子

正常和不正常間的灰色童年:“類自閉症兒童”

“原來寄希望孩子年齡大點情況會有所好轉,可轉眼三年過去,孩子快要上小學了,情況還是挺糟糕。”說起兒子陶陶的情況,孫女士眼含淚水。

3年前,家住濟南歷城區的陶陶在進入幼兒園一個月後,老師就發現了孩子的異常,他總是喜歡一個人轉圈,而且怎麼轉都不暈,老師喊他名字充耳不聞,不與人交流,不跟小朋友們玩,喜歡自言自語,上課時自己呆在一邊。

老師把情況通知了陶陶父母。|“當時害怕是自閉症,我們趕緊帶着孩子去濟南兒童醫院檢查。”孫女士回憶說,看到醫生時,陶陶嚇壞了,抱着她的脖子大喊:“回家,媽媽,回家!”

孫女士說,醫生看到孩子對父母這麼依戀,看着也不像自閉症。爲了保險,他們還是給孩子做了腦部CT、核磁共振、聽力、腦電圖、X光等各項檢查,孩子在生理上沒有任何問題,但在智力上落後正常孩子一年多,而且存在明顯的社交障礙,最終被診斷爲“語言發育遲緩”。

“我們想着,一邊給孩子訓練,一邊等孩子大點就好了,。”可讓孫女士着急的是,期間雖一直做着感統訓練,提高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但效果並不明顯,“這快上小學了,孩子情況還是老樣子。”

自閉機構普通幼兒園都不行

自從發現孩子的“異常”後,孫女士經常在網上抄找資料,也因此結識了很多有類似遭遇的孩子父母。

“我和網友們的聊天中,發現好多孩子有類似的情況。“孫女士將這些孩子看作是一羣處於“灰色地帶”的孩子,“我瞭解到的這些孩子情況各有差異,但都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具有某些自閉症的特徵,卻不是全部,而且症狀要輕得多。

孫女士說,他們沒有被醫院診斷爲嚴格意義上的自閉症,但確實存在交往、語言、理解、認知等各方面的障礙,在普通幼兒園或者小學裏,顯得格格不入。

“很多家長都很無奈。”孫女士說,有的家長曾把孩子送到專門的自閉症特訓機構去,但沒過多久,又把孩子接了出來。因爲那裏按照自閉症孩子設置的課程,這些孩子很快就能學會,有些“鶴立雞羣”的感覺。在那種封閉環境裏,有些孩子反而染上了流口水、發呆、打人等壞習慣。

可把這些孩子送到普通幼兒園裏,他們又因不聽集體指令或者跟不上課程,而被老師厭煩,被小朋友孤立,甚至被逼退學。

“每次幼兒園老師約見家長,我們都是厚着臉皮再三央求老師網開一面,跟朋友們聚會時也羞於帶着孩子參加。”孫女士說,有類似情況的孩子是一個不小的羣體,他們不光在醫學界定上處於灰色地帶,在教育上同樣處於灰色地帶,家長不知道該把孩子送到哪裏去,不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機構才適合這樣的孩子。

一些家長爲了孩子,只能辭掉工作,奔走於各類教育康復機構陪讀,尋找可能的希望。

“類自閉症兒童”最好12歲前干預

“這些介於正常和非正常之間的孩子,可以稱爲類自閉症兒童,具有自閉症的某些特徵,或者自閉症傾向,卻不具有全部特徵,醫學上無法診斷爲自閉症。”濟南智上教育負責人、從事十多年特殊兒童教育的谷淑潔說,這類孩子雖有一些症狀,但他們與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的孩子相比,又明顯好於那些孩子,因此這些孩子經過特殊干預後,與社會的融合程度要明顯好於自閉症兒童,甚至完成整個普通教育過程。

“我現在正在進行融合教育實驗,就是在一個正常的幼小銜接班內,課程包含右腦開發、感統、學習能力提升等特色教育。然後我們按照一個很小的比例,把一到兩名達到融合能力的特殊兒童放入班級中,讓他們與其他正常孩子一起學習,然後針對他們的弱點,每天給他們單獨加入個訓課,選擇合適的課程,有針對性和輔助性的融合教育方式對他們將來的人生是最有利的。”

“兒童的心理行爲問題,應儘早干預。”濟南市中心醫院兒保科專家彭惠提醒,不少孩子會存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寫作業拖拉、寫字左右顛倒、情緒難以控制、交往有障礙等心理行爲問題,若不仔細觀察,他們往往看上去並無特別,甚至有的看上去很聰明,因此這些問題不被家長和老師重視,甚至有的家長會認爲隨着年齡增長就會緩解或者改正。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