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佛山是粵劇的發源地之一。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1

歷史文化名城佛山,千年的滄桑變幻,讓她散發出獨特的光彩;深厚的文化底蘊,讓她成爲粵劇藝術的發源地。

充滿神妙傳奇的瓊花會館,載滿情采風骨的紅船,飽含家國情懷、書寫歷史傳奇的藝人李文茂,蕩氣迴腸感人至深的大戲名曲……佛山粵劇有說不盡的.故事,說不完的翹楚。

“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節,萬人圍住看瓊花。”這首《汾江竹枝詞》記載了清末佛山演出粵劇的盛況。

汾江靜水流深的歲月長河,飽含多少動人的瞬間。粵劇的形成並非單一的源頭,而是融合了各種龐雜源流,吸收了各類藝術的營養,漸漸形成自己獨有的面貌和氣質。而從其三個文化符號可快速瞭解粵劇藝術的身世和特徵。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
  

粵劇的歷史

粵劇的形成時間,有以下四種觀點:

(1)形成於南宋。陳非依在其《粵劇六十年》中指出:“南宋末期,南戲傳入廣東,成爲最早的粵劇。”樑沛錦也認爲:“從粵劇發展淵源來說是悠久而又深遠的,簡括地說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

(2)形成於明代中後期。賴伯疆、黃鏡明合著的《粵劇史》認爲:佛山的瓊花會館建立於明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是早期粵劇戲班的行會組織,“粵劇發展至此已經基本成爲一個大劇種了”。

(3)形成於清代前期。王兆椿《從戲曲的地方性縱觀粵劇的形成與發展》一文,將雍正年間(1723年—1735年)出現的“廣腔”看作粵劇歷史的第一階段。

(4)形成於清中葉或中葉以後。歐陽予倩在《試談粵劇》中認爲,廣東的本地班和外江班並立的時候可以看作粵劇奠定基礎的時候。外江班逐漸退出廣東舞臺是在清同治、光緒年間(1862年—1908年),歐陽予倩認爲粵劇形成於清中葉以後。

何國佳在《粵劇歷史年限之我見》中認爲粵劇產生於清代道光年間(1821年—1850年)。也有學者認爲粵劇歷史應從清咸豐年間(1851年—1861年)李文茂起義(或稍前)算起的觀點,也屬於此列。粵劇的歷史始於唱梆子,約在清代乾隆年間(1736年—1795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之後又吸收了二黃,成爲“皮黃系統”的一員。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2

歷史發展

明代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廣州地區民間好尚戲曲,外來戲班演出頻繁,並有衆多本地子弟參加演唱,孕育了粵劇的種子。

清初出現被稱爲“土優”的本地戲班及其演唱的“廣腔”,爲粵劇的.形成打下了基礎。清中葉至嘉慶、道光年間,粵劇在本地班既向外江班吸收、借鑑,又相互競爭中逐漸形成。

清雍正五年(1727年),北京名伶張五,人稱攤手五,因躲避清遷的追捕,化裝易服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劇崑曲教授紅船子弟(粵伶以紅船爲交通工具,“紅船子弟”便成爲粵劇藝人的代稱),建立“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組織。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 第2張
  

清中葉時,粵劇傳入雷南路地區,即高、雷、廉、瓊等下四府,故又稱“下四府”粵劇。

清咸豐年間,粵劇傳入廣西。

清光緒年間,粵劇的名稱出現。

1912年前後,粵劇演出基本上改用廣州方言。

辛亥革命後,粵劇受文明戲、話劇的影響,20年代以後又受西方現代電影藝術的影響,從而引進了時代歌曲和西方爵士音樂,除使用民族樂器演奏外,還使用了小提琴、電吉它、爵士鼓、小號等,並改“戲棚官話”爲廣州方言——粵語演唱。

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不久,藝人積極挖掘優秀劇目、繼承粵劇傳統,在藝術上也全面革新,而且培養了一批新藝人。

1953年,廣州粵劇團成立。

1956年,周恩來給予粵劇“南國紅豆”的稱號。

1958年,廣州地區9個粵劇大班合併成立了廣東粵劇院。

1960年,廣東粵劇學校及其湛江分校成立。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3

粵劇流行於廣東全省、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和香港、澳門等地。東南亞以及大洋洲、美洲的廣東華僑聚居地區,也有粵劇演出。

粵劇的基本聲腔爲“梆簧”,並保留有弋陽腔與崑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

粵劇的腳色行當原爲末、生、旦、淨、醜、外、小、夫、貼、雜10大行,“省港大班”時期精簡爲“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粵劇的表演藝術保持了早期“過山班”粗獷、質樸的特點。

不少名演員都具有單腳、筋斗、滑索、踩躋、運眼、甩髮、髯口等方面的`絕招。武打以“南派武功”爲基礎,包括剛勁有力的靶子、手橋、少林拳以及高難度的椅子功和高臺功。

明末清初,弋陽腔、崑山腔由“外江班”傳入廣東,繼而出現了廣東“本地班”,所唱聲腔是一唱衆和,稱爲“廣腔”。在後來粵劇常演的開臺例戲《六國封相》《仙姬送子》《八仙賀壽》中,仍保存了這種聲腔。

粵劇的發源地在哪裏啊 第3張
  

清嘉慶、道光年間,高腔、崑腔逐漸衰落,“本地班”遂以梆子(指接近漢調西皮和祁陽戲“北路”的曲調)爲主要唱腔。後徽班影響日益擴大,又以“梆簧”(即西皮、二簧)作爲基本唱調。同時也保留了部分昆、弋、廣腔,並吸收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逐漸形成粵劇。

辛亥革命時期,一些具有愛國思想的藝人,受春柳社新劇(俗稱文明戲)的影響,紛紛組織“志士班”,與工人、學生一起,進行反清反帝反封建的宣傳,編演了《文天祥殉國》等戲。

唱詞通俗易懂,音樂上開始在“梆簧”唱腔中穿插民歌小調,唱法上改假聲爲“平喉”(真聲),並經反覆實踐,全部改用廣州方言演唱。

1920年前後,不少粵劇大班社經常集中在廣州、香港、澳門演出,習稱“省港大班”。他們吸收了話劇、歌劇和電影的部分藝術營養,很快使自己豐富起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肅清了資本主義商業化的影響,積極挖掘、繼承優秀傳統,藝術上也進行了全面革新,不僅演出了不少優秀劇目,而且培養了一批新人。1958年,成立廣東粵劇院。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