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時尚熱點 > 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

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

來源:時髦谷    閱讀: 5.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我們經常談到家人朋友之間,還有情侶,需要確立邊界,然而,這條邊界究竟在哪?許多小夥伴都不知道,那麼今天就來分享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有哪些

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1

1、討好型——都是我的錯

這種類型的人缺乏自我價值。容易在關係裏被控制,受虐待。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懂得拒絕,不會說不。

他們常有類似觀點:面對這樣的父母,面對這樣的家庭,我有什麼辦法?我有什麼選擇?都怪我,不能令他們高興。都怪我,不能解決這一切問題

他們認爲自己沒有權利“反抗”,沒有資格“說不”,他們放大了說不後“災難性”的後果。

他們習慣在他人的認可之中獲得自己存在的價值,哪怕自己已經在關係裏很不舒服,很不快樂,依然沒有勇氣反抗。

他們通常會在關係之中傷害自己,怨恨對方,時常感覺自己從未真正活過。

2、指責型——都是你的錯。

恰恰相反,指責型的人非常的“自戀”,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咎於外,擅於指責,長於批判。

都是你的問題,事情纔會變成這個樣子!如果不是你,我怎麼會發這麼大的脾氣?你怎麼能不聽我的話?你怎麼回事啊?

所有這些,是他們的口頭禪。

他們經常因爲指責、批判破壞關係,毀滅溝通,最終,他人唯恐避之不及,家人因此受盡折磨。

通常,指責型的父母,會有討好型的子女與之“匹配”。這就構建了一段施虐與受虐的“孽緣”。

這樣一種應對方式,讓他們看不清自己的責任,從而活在抱怨、批判之中,逮着一個,怪罪一個。他們這種偏執、衝動,極易傷害他人。

體現在關係上,就是他們無法與他人真正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在邊界上毫無意識,對家人肆意地干涉、指責,打着都是爲你好的旗幟,最終卻讓他人受到傷害,自己遭到排擠。

3、超理智型與打岔型——這是錯的,應該這樣。或者,你究竟想怎樣?

超理智的人看起來對事情“拎得清”,待久了你發現他們就像冷血動物一般。冷漠,“理性”,缺乏溫度。

在他們的身上,你感受不到愛。

他們認爲事情都應該按部就班,循規蹈矩。一切理應如此。他們就像封建的大家長。一切都要按規矩辦,缺乏情感,沉悶死板。

他們掛在嘴邊的是“應該這樣”,“不能這樣”,情感的缺乏讓人感到非常的寒冷。

打岔型的人行事做人毫無章法,喜怒無常,他們幾乎可以把所有的事情全都搞糟,讓你無從預估他們下一步會怎樣。

這一秒溫暖如春,下一秒冷若冰霜,情感的不穩定與波動,讓他們陷入了混亂之中。

概括的說,兩類人都無法與世界建立真實的聯結,超理智的死板,打岔型的混亂,放在關係之中,讓人無所適從,誠然,他們完全不知道人與人的邊界應該在哪兒。

當然,這四種模式不是絕對的,而是各佔比例,皆有體現。

總體來說,四種類型的人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無法活在真實中。

在這種情況下,邊界完全建立不了,他們不是傷害自己,就是傷害他人,或是破壞情境,怪自己,怪父母,或者怨這怨那,不得安寧。

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

4、表裏如一型

倘若想要真正去建立起人際邊界,抵達到一種讓人感到舒服的人際狀態,就必須朝着薩提亞老師所指的方向進發,成爲表裏如一的人。

表裏如一—簡單來說,就是處於“靈活”狀態,達成自我,他人,情境三者和諧。

因爲他們保有自尊,擔負責任。

因爲他們瞭解自己,接納自己,始終以自己本來的面目示人,無需僞裝,不再恐懼,因爲本該如此,因爲真實無欺,所以,他們得以無懼無常,擁抱變化。他們不會因爲“會被揭穿”而失望,因爲沒有東西“會被揭穿”。所以,他們從來都不會怪自己,因爲沒有什麼可怪。

他們願意擁抱關係,接納變化。

他們知道,關係是流動的,變化的,只有在變化中把握真實,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感受到對方,真正的交流與溝通才會發生。

他們從而放棄自戀、指責,擺脫批判、控制,從沒有溫度的“理性”中跳出來,不混亂,不逃避,從而,真正看清在關係裏彼此的需要是什麼,從而,準確地把握到人與人之間的“分寸感”,多一分太近,少一分太疏。

他們懂得了你是你,我是我,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真實去建立起聯結,感受到愛。

此時,邊界被超越了。

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2

1、討好型

占人羣 50%。討好別人,只有他人和環境,沒有自己。試圖遠離對自己產生壓力的人或減輕自己因某些人所帶來的壓力。

言語:“都是我的錯”、“我不值得”、“你喜歡怎麼樣?”“沒事沒事”。

比較典型時——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無助" ,懇求的`表情與聲音,軟弱的身體姿勢。

行爲:舉動:過分的和善,道歉,請求寬恕、諒解,哀求與乞憐,讓步。

內心感受:"我一無是處" "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應——心理反應:神經質、抑鬱、自殺傾向。

軀體反應:消化道不適、胃疾、噁心嘔吐。糖尿病,偏頭痛,便祕等。

2、指責型

占人羣30%。攻擊別人,只有自己和環境,沒有他人。試圖表明不是自己的過錯,讓自己遠離壓力的威脅。

言語——“都是你的錯”、“你到底在搞什麼?”、“你從來都沒做對過”、“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沒有錯”。

比較典型時——情感:指責:"在這裏我是權威。"

行爲:攻擊:獨裁、批評、吹毛求疵。

身體姿勢:很有權力的樣子,僵直。

內心感受:隔絕:"我很孤單和失敗"。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應——心理反應:報復、捉弄、欺侮。

軀體反應:肌肉緊張、背部痠痛。循環系統障礙、高血壓、關節炎、便祕、氣喘等等。

處理人際關係的類型 第2張

3、超理智型

人數較少,15% 。壓抑感覺,逃避感受。只有情境,沒有自己和他人。

逃避現實的任何感受,也迴避因壓力所產生的困擾和痛苦。

語言:總是客觀的、引述規條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長的解釋、複雜的術語,避開個人的或情緒上的話題,很少涉及與人有關的感受,常說:“人一定是要講邏輯的”, “一切都應該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需要冷靜”。

比較典型時——情緒:頑固、疏離:"不論代價,人一定要保持冷靜、沉着、決不慌亂。"

行爲:威權十足:頑固、不願變更、舉止合理化、操作固執刻板。

身體姿勢:僵硬。表情很優越(若有表情的話)。

內心感受:"我感到空虛與隔絕。""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覺。"

可能的身心反應——心理反應:強迫心理,社會性病態、社交退縮、固步自封。

軀體反應:內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臟病、胸背痛。

4、打岔型

更少,占人羣 0、5%。避重就輕,習慣閃躲。自己、環境和他人都沒有。經常改變話題來分散注意力,不能專注在一件事上,避開個人的或情緒上的話題、講笑話、打斷話題、辭不達意、不願意真正去面對。

讓別人在與自己的交往時分散注意力,也減輕自己對壓力的關注,想讓壓力因素與自己保持距離。

言語:漫無主題:毫無道理,抓不到重點,隨心所欲,隨口表示,東拉西扯:"我自己也搞不清"。

比較典型時——

情緒:波動混亂,滿不在乎,"我心不在焉。"身體姿勢特徵是不停地在動。

行爲:轉移注意力:不恰當的舉動、多動、忙碌、插嘴、打擾。

內心感受:"沒有人當真在意。" "這裏根本沒有我說話的地方。"

可能造成的身心反應——

心理反應:不適當、不合情理、心態混亂。

軀體反應:神經系統症狀、胃疾、眩暈、噁心、糖尿病、偏頭痛、便祕。

5、一致型

一致型 4、5%。重視自我、他人和情境,具有高自尊,內在和諧。語言上帶有感受、思維,可以表達自己的期待、願望、不喜歡,是開放的,願意聆聽別人,相互分享,尊重自己、他人,也能顧及到環境。

認可壓力的存在,正視自己處於壓力之中,承擔起自己在壓力中的責任,爲有效地應對壓力而作出努力。

言語:尊重現實、尊重自己、尊重別人。

情緒:穩定、樂觀、開朗、自信

行爲:接納壓力和困難、應對投入、顧全大局、樂於助人。

內心感受:雖有時惶恐,但仍充滿勇氣和信心,有堅強的毅力,當時和事後心靈充滿了坦然和安穩。

心理反應:合情合理、心平氣和、泰然處之。

軀體反應:全身放鬆、精神抖擻、健康、充滿活力。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