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燕窩的副作用與禁忌

燕窩的副作用與禁忌

來源:時髦谷    閱讀: 8.3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燕窩的副作用與禁忌,這是一種中藥材,運用歷史悠久,它可以幫助我們調理身體,最重要的就是要定時按量服用,身體寒涼的人要儘量少吃,以下給大家分享的內容是燕窩的副作用與禁忌,養生必備。

燕窩的副作用與禁忌1

禁忌一:忌口辛辣、油膩、酸性食物

燕窩本身是個性平屬水的食物,講究的是“以柔配柔,以淡配淡”的道理;這樣才能夠更有助於人體吸收!

可現在大家都更喜歡重口味的食物,總是會習慣性在吃完清淡之後來一口香辣油膩的解口。這樣下來,燕窩吃進去都沒得補,全都被重口味食物掩蓋,混雜在一起,含有的燕窩酸成分都沒了!

燕窩的副作用與禁忌

禁忌二:禁止吸菸、喝酒

抽菸、喝酒是現在社會很多人的習性,幾乎80%人的都會接觸到煙!有些人是直接將煙吸入肺部,而有些人則是在無形之中吸入的二手菸!

可這兩種行爲對身體都具有很嚴重的刺激性,而且抽菸富含大量的焦油物質,這對燕窩裏面的蛋白質簡直是“致命殺手”

禁忌三:禁止喝茶

說來神奇,會養生的人還特別喜歡的喝茶,不僅修身養性還能陶冶情操!但是你知道嗎?燕窩和茶葉也是相剋的噢~

茶葉中富含最明顯的茶酸,是一種酸性物質,會破壞燕窩中的蛋白質營養成分!不僅破壞吃了沒得補,還會引起消化不良!

如果你是真的忍不住想要喝茶,那麼最好也要選擇食用燕窩前後一個小時,總之就是避免同時進行!當人體充分吸收了蛋白質,就不會被茶酸破壞掉啦!不過最佳建議,吃燕窩那段期間還是要少喝茶~

禁忌四:禁止暴飲暴食

吃東西講究的都是少吃多餐、保持定期進食,這樣人體才能充分吸收食物中的營養,胃工作起來也不會那麼累!

可有些人總以爲,把東西吃進去了就好了,吃得越多越好,反正都是補!

這樣做可真的是高估了對胃、對人體吸收能力的看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要期望吃暴飲暴食吃燕窩就能立馬達到目標,人家還得分解、還得吸收最後還得發揮作用呢!哪忙得過來?

禁忌五:禁止對阿司匹林過敏者食用

阿司匹林是一個解熱鎮痛藥,功效還挺多,但副作用也挺大的。

但如果自身人體對於阿司匹林的吸收出現排斥,有過敏情況的,說明這個人體是個過敏性體質,而燕窩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會被人體吸收掉,且還是異體蛋白,很容易導致過敏的。

禁忌六:禁止未滿4個月的新生兒食用

未滿4個月的'新生嬰兒腸胃都還沒發育完全,不易接收來自燕窩的高營養蛋白質,腸胃沒辦法消化吸收!

但爲了能夠給孩子提高免疫力和智力發育,寶媽們可以選用自己食用燕窩,最後轉化成爲母乳給孩子進補,效果也是一樣的!但不建議未滿四個月的寶寶食用燕窩輔食!

燕窩是個好東西,對人體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但吃燕窩確實也要注意上面的“六大禁忌”,吃的不得當就浪費了!

燕窩的副作用與禁忌2

燕窩有副作用嗎:

燕窩,又稱燕菜、燕根、燕盞、金絲等,它既是名貴的烹飪原料,又是營養價值極高的補品。傳說中國第一個吃燕窩的人是明朝航海家鄭和。鄭和的遠洋船隊在海上遇到了大風暴,停泊在馬來羣島一個荒島處,食物緊缺。無意中發現荒在斷石峭壁上的燕窩,於是命令部屬採摘,洗淨後用清水燉煮,用以充飢。數日後,船員各個臉色紅潤,中氣頗足。於是船隊回國時帶一些獻給明成祖。

其實在此之前,元代賈銘的《飲食須知》一書中,有說法爲“燕窩,味甘平,黃黑黴爛者有毒,勿食”的記載。清康熙年的《調鼎集》記載的數十種“上席菜單”中,名列首位的就是燕窩。《明史》中亦有記載柔佛產窩燕,明代《東西洋考》又多處記載南洋諸國特產燕窩。

食用要注意什麼:

首先,當你吃燕窩時,你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因爲我們經常吃辣椒,洋蔥,大蒜,姜,韭菜等屬於辛辣食物,當吃燕窩不宜吃這些食物時,這些食物的營養成分會破壞鳥巢,身體吸收的營養成分減少。二,酸性食物。因爲燕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酸性食物會破壞鳥巢中的蛋白質組成,所以當吃燕窩時,不建議你吃酸性食物,會減少營養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它是茶。茶中含有茶酸,酸性茶會破壞燕窩的營養成分和蛋白質,使茶的飲用習慣成爲朋友,在燕窩兩小時後再次喝茶,以免影響鳥巢的吸收。最後應該指出的是,吃燕窩後不能馬上吃藥,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一小時後都要吃燕窩吃藥。

總的來說我們可以知道,燕窩中不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因此長期吃燕窩不對產生副作用,但是燕窩保存不當而產生髮黴變質的情況後,是不能吃的,這種燕窩食用後可能會造成一定的毒副作用,不利於人體健康。

燕窩富含蛋白和燕窩酸,純天然燕窩口感類似蛋清味。具有滋養、潤肺、護膚、滋潤人體、養陰益氣和調理身體的功效,燕盞經清水或純淨水浸泡後,可與冰糖、核桃、紅棗、桂花、枸杞、人蔘等燉煮搭配食用,不僅能有效改善人體中的水分含量和細胞活力,養顏美容、美白肌膚,也是極富營養價值的孕婦滋補品和禮品。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