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教育 >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在早期教育中,在跟比較小的孩子溝通的時候,我們不要小看了小孩子,如果我們的說話方式不對,態度不好,孩子也不愛聽,不肯照我們的要求做,甚至產生逆反心理,達不到教育效果,下面看看如何教育孩子溝通。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1

1、用心傾聽

作爲家長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一定要學會用心傾聽,不要以爲他們是孩子,不懂得一些事物就不把他們放在心上,其實這樣是對孩子非常不尊重的做法,也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學會觀察

作爲父母即使再忙也一定要花時間給孩子更多的呵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這樣才能夠方便與孩子溝通時,能夠進行正確的方向引導。

3、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人無完人,更何況一個孩子也會有很多不完美的一面,作爲家長千萬不要嫌棄孩子的一些不完美的一面,用一顆平淡地心去接納,才能夠讓孩子快樂的成長。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
  

4、多花時間陪伴

不管再忙的工作,一天還是應該抽出一點時間留給孩子,與他們戲耍玩鬧,這樣才能夠讓他們與你走得更加近,也更加願意和你吐漏心聲。

5、不要與其他孩子對比

在溝通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其他家的孩子做對比,不管別人是否優秀,但是在孩子心中你已經傷了他們的自尊心。

6、經常肯定孩子的行爲

在與孩子的溝通中,一定要經常表現出肯定的口吻,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的自信面對未來生活,對於他的未來自信成長也是很有好處的。

總之,請各位家長學會這幾點小技巧,更好地跟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營造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2

技巧1:用描述性語言代替批評

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問題。使用描述性的語言,可以避免互相指責和埋怨。讓每個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該做什麼”上面。

現象:把一杯果汁碰倒了

A說法:我們看到後,我們一般會生氣地說:“你看你,這麼不小心,毛手毛腳的!”

B說法:現在我們這樣來說:“看,果汁灑了,我們現在需要什麼?”既然是了孩子惹出的問題,就讓孩子去想出辦法來解決。如果孩子回答不上來,這時你可以用描述的語句說出來:“看,果汗灑了,去拿塊抹布,拿拖把來。”

點評:描述性語言是客觀的,冷靜的,不帶家長的不良情緒,也沒有強烈不滿和攻擊性的字眼,容易讓孩子接受。

技巧2:用擬人化語言代替命令

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擬人化的語言容易被孩子接受,因爲它很形象,能激發孩子的想象,讓孩子回到童話世界。因爲童話是孩子喜歡的。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點,孩子會根據自己現有的生活經驗進行理解和感受。

現象:孩子每次看完電視,都忘了隨手關機。

A說法:家長一般會要求孩子立即去做沒做好的事。“你看你,又忘記關電視了,這麼不長記性,,快去把它關上!”家長如果太兇,有的孩子容易產生牴觸情緒,不願去做該做的事。

B說法:“呀,誰還在電視裏沒休息呢,電視裏的人一定講累了,玩累了,他們也要睡覺了。”孩子一聽,一般會笑嘻嘻地跑回去,“啪”,讓電視裏的人睡覺”了。

點評:如果家長善於運用生動的比喻,擬人的方法讓孩子做事,孩子會覺得很有趣,也願意聽從大人指令配合完成事情。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 第2張
  

技巧3:用善意提示代替警告

用善意的提示而不是警告責罵會讓孩子感到你的耐心,讓孩子產生內疚感。從而比較願意配合你做事。

現象:孩子吃了完蘋果,把果核亂扔在地下,也沒扔垃圾桶。

A說法:你很生氣,警告他:“告訴你多少次了,吃了的果核要扔垃圾桶,再這樣我下次再不買蘋果了。”這樣的說教效果不大,因爲蘋果肯定不可能下次不買,一旦再買,等於你說話不算數,沒了威信。

B說法:媽媽可以對孩子簡單地提示:“這麼漂亮的`地板,你把蘋果核到處亂扔,是很難看的,媽媽又要重新打掃,不小心踩到還會讓人滑倒。蘋果核的家在垃圾桶裏。”退一步說,如果孩子無動於衷,那你可以把掃把,簸箕遞到他手裏,讓他掃乾淨。

點評:簡單的提示讓孩子明白他所做的事情錯在哪裏,給他人帶來什麼害處。由此而督促孩子自覺改正它。

技巧4:用說出感覺代替生氣

親子教育家成墨初指出,孩子做錯了事,家長生氣、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們光顧生氣,指責,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因爲你在生氣時,只會指責他行爲的錯誤,他不一定知道自己的錯誤會給他人帶來什麼不良影響。因此你可以說出你對這事的感覺,讓孩子來了解你的心情和感受。

現象:你上了一天班回來,非常累。孩子偏要這個時候給他讀故事

A說法:“你真煩人呀,一邊去,能不能不煩我呀!”

B說法:“媽媽今天上班非常累了,腰也痛,腳也酸,能不能改天講呢。我知道你一定很體諒媽媽的。”

點評:這也是引導孩子作心理換位,教會孩子去體會他人的心情,感受,從而變得更善解人意,通情達理。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3

一、孩子生氣時,父母要保持冷靜。

孩子火冒三丈時,父母可千萬別跟着激動,否則接下來只會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父母的最高行爲原則是:孩子越火,父母越冷。

二、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希望受到尊重。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空間,允許他們保有自己的隱私,偵查舉止會破壞孩子對家長信任。父母和孩子可以制訂一個專屬的“孩子的隱私合同”,寫下什麼事情父母可以知道,哪些事情屬於孩子的隱私。

三、批評孩子的行爲,而非人格特質。

告訴孩子,他有些地方做錯了。當父母批評行爲本身,孩子知道他只要改進行爲,就有可能改善他在父母心目中形象。父母如果對孩子說“你這個笨蛋!”“你這個不爭氣的人!”孩子就會認爲,父母對他這個人有成見,可能打消了改變的念頭。

四、當孩子分享心事時,不要做出早就瞭解的模樣。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認爲自己的感受是獨特而唯一的,所以當大人一眼就看穿他們的行爲動機的時候,孩子就會覺得無趣而且不愉快。當孩子好不容易有了一些成長的心得,父母應該積極配合,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聽孩子的心聲。

如何教育孩子溝通 第3張
  

五、當顧問,不當領導。

在與青春期孩子溝通時,父母說話時的語氣十分重要。如果用命令口吻,可能會吃閉門羹,換一種語氣就會更貼近孩子的內心,如“我建議你可以考慮……”。

六、不說“但是”。

有些父母常希望和孩子交流,於是他們耐着性子聽完了孩子要說的事,接下來就說:“我瞭解你的意思,但是你的想法是錯的。”父母使用“但是”一詞,會讓孩子漸漸感受到父母併爲未認真傾聽自己,不過擺姿態,從而厭倦交流。家長可以用“如果……會更好”句型來取代“……但是……”。

七、澄清語意的溝通法。

孩子很容易對父母的意見有過多錯誤的解讀,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緒反彈。爲了避免這樣的誤會,父母可以用一個很好的溝通方式,就是做語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八、做建設性的批評。

孩子行爲不當時,父母應使用建設性的批評技巧來開口,以成功地協助孩子矯正行爲。例如,孩子早上出門,來不及吃早飯。建設性的批評做法,則應該是談事件、感覺、期望和好處。如“你今早出門沒吃早飯。我很擔心,你這樣做會傷身體。我希望從明天開始,你每天都吃早飯,這樣一來,你就更有精神,也能長得更高!”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親子溝通時,要多注意傾聽孩子的心聲,不再是父母一言行,和諧的與孩子相處。掌握上述的八大法則,輕鬆與孩子進行親子溝通,打破隔閡。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