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很多人都是喜歡去寺廟祈福的,經常跟家裏老人們在一起生活的年輕人們會知道,老年人很信奉傳統的一些民俗風物,許願都是需要去廟裏的,以下看看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及相關資料。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1

許願是心裏有求,祈福是心裏希望把祝福給特定的人事物,是有一點差別的

去寺裏祈福廟裏上香,那寺和廟有什麼區別,以後可別再弄錯了!

其實對於“寺”和“廟”兩者來說,它們指的並不是同一種意思,說着這些的話,在這裏就要說起我們的宗教信仰了,其實對於我們的先民而言,他們大多數人都會信奉鬼神之說,而這一種現象在古代顯得尤爲明顯,那時候有的人祈福希望自己高中狀元,有的人會祈福希望家人朋友一生平安等等。

也正是由於人們需要祈福的原因,所以人們才建起了各種各樣的寺和廟,其實從它們的本質而言,寺是人們供奉佛和菩薩的一種地方,同時它也是一種外來文化,而廟作爲一種我國的本土文化,它供奉的一些鬼神等人物。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

不過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思想也變得越來越開放,同時因爲科學越來越發達,人們不再那麼的迷信,其實神只是一種人心中的寄託而已,最終能否實現自己的願望,其實起決定性的因素還是在於自己,但如今在全國各地還有更多寺廟出現,是因爲更多的人們爲了滿足心中的一種寄託罷了。

比如我們國家非常有名的孔廟、老君廟等,因爲中華文化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留下了很多的寺和廟,比如我們國家非常有名的孔廟、老君廟、少林寺、白馬寺等。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2

拜佛許願能告訴別人嗎:

這就有很多種說法了。

1、有人說,在願望還沒有實現的時候,是不能告訴別人的,要不然這個願望就沒有辦法實現了。當然,這說法有一個問題,我們的願望是先告訴菩薩的,菩薩也相當於是別人,那是否就不靈驗了呢?

2、願望實現了之後是需要還願的,一般是選擇十五還願,在十寨日也是可以還願的,要心存感激的去還願。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 第2張

祈福和許願有什麼區別:

祈福是祈禱福氣能夠降臨到自己的身上,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運氣。

許願就是許下一個願望,這是不帶有祝福寓意的。

燒香拜佛的時候還是要注意,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比如說女子來例假的時候,最好是不要去上香。夏天女性去拜佛,最好是不要穿迷你裙以及露背的衣服去,有失禮儀。如果帶着小孩去拜佛,那還是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孩子在佛堂裏面嬉戲。這會擾亂了佛的清淨。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3

許願、祈願、發願、行願,到底有什麼區別?

許願

1、向神明祈求幫助,並許諾願望實現後,將以財物酬謝。

2、事前答應對方給以某種利益。

這相當於帶着求人辦事的心態,你若幫我完成心願,我就許諾做一些相應的酬謝。雖然願望本身可能是好的,也帶有承諾的履行,但仍然不能改變其交易的本質。佛菩薩早熄滅貪瞋癡、解脫輪迴,哪裏是因爲人們許諾的報答而出手相助。

祈願

於神佛前祈福利之願也。——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確實會遇到一些困難,需要祈請佛菩薩的加持。在佛教中,對於這種情況稱爲“祈願”。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出於對佛菩薩、對三寶的完全信賴而祈請,而不是你幫我完成心願我就兌現酬謝的交易,在心態上、在因果上是有本質差別的。

例如,許願之人往往會說“請保佑我家人百病全消,如果實現,我願意爲佛再塑金身”。在這裏搞錯了重要的一點,不管心願是否實現,塑造佛像、吃齋唸佛或多行善事,那絕對不是爲了報答佛菩薩而做的,做這些事那完全是我們在爲自己和家人積累福報。而大家期望中的“保佑”“消災”或“延壽”,大多也是做了這些功德之後帶來的福報。何爲因,何爲果,一定要清楚。

去廟裏祈福和許願一樣嗎 第3張

發願

發起誓願也。《阿彌陀經》曰:“應當發願生彼國土。”——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如果是一位已經皈依三寶的佛教居士,除了祈願一些現世福報之外,一定記得要“發願”。

發願和祈願還是有不同的,相對來說,發願更帶有誓願的意思,大多是“發大願”、“發無上願”。學佛,就是學佛菩薩的所言所行,最後也跟隨佛菩薩那樣解脫輪迴、證得菩提。那麼,發願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學佛菩薩們的發願。

發願,也分爲總願和別願。總願,就是諸佛菩薩們共通的誓願,例如四弘誓願,“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別願,指諸佛菩薩基於各身想法所立下的誓願,例如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藥師佛十二願等,各人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所相應的佛菩薩來發願就可以了。

相比抱着解決現實煩惱、祈願現世福報而來的普通香客,作爲皈依的佛弟子,即使現世安樂,也應當知道輪迴之險,如果不發起出離輪迴的願望,那真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每次誦經唸佛或廣做功德之時,切勿忘記在心中發下解脫輪迴、成就菩提、度化衆生的大願,這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最希望看到的!

行願

身之行與心之願。此二相資而成大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很多時候,道理我們都懂,但要做到就是另一回事。發願不是照本宣科,不只是說出來聽聽,所以發願之後,最重要的是“行願”。

第一步,需要把這個願望變成自己真正的想法,這不是佛菩薩的大願,而是我自己發自內心最大的願望。

第二步,把這個願望分解成若干個步驟,到生活中去實現。比如發願利益衆生,我有什麼特長和能力,能做哪些事利益衆生;比如發願往生淨土,我的善業夠不夠,我的惡業都誠心懺悔了嗎,平時念佛的用心到不到。沒有具體執行細節的計劃,要麼是短暫心血來潮,要麼是虛無飄緲的目標。

第三步,要有一種無我利他的擔當。地藏王菩薩就曾發下大願“衆生度盡方證菩提”,我們也一樣,發願和行願的過程中莫忘初心。誦經、禮佛、行善、做功德,並不是只爲自己個人,在做功德迴向的時候,心裏想的人越多,願力就越大,成就才越快。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