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知識 >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

來源:時髦谷    閱讀: 9.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偉大的智慧結晶,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以下分享二十四節氣發源於。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1

二十四節氣主要反映的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氣候。也就是中原地區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通過後朝不斷的完善,到秦漢年間,24節氣就完全確定了。

二十四節氣是曆法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一歲四時,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均有其獨特的含義。廿四節氣準確的反映了自然節律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依據斗轉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爲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是依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爲24等份,每15°爲1等份,每1等份爲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着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在國際氣象界,它被譽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它將太陽運行在黃道(圓)上位置劃分出來的24段時間的總稱,每段15度,約長15天。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
  

各個節氣的'名稱依次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這是中國歷史上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最早的記錄。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2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二十四節氣是指立春、雨水、啓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小寒關於二十四節氣,可以準確反映季節的變化,用於指導農業活動,影響着成千上萬個家庭的衣食住行。

從節氣的字面意思,可感知自然界的規律變化。比如,霜降時節,意味着霜凍的現象開始出現,它也是從秋季過渡到冬天的節氣。芒種時節,小麥等有芒作物即將成熟,可以採收留種,農民們要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和“忙種”的'意思相同。“驚蟄”也很好理解,蟄的意思爲藏,動物冬眠又稱“入蟄”,古人認爲冬眠的昆蟲被春雷驚醒,故稱驚蟄。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 第2張
  

《逸周書》記載了二十四節氣名稱及對應的七十二候。普遍公認最早完整記載二十四節氣的文獻是劉安所著的《淮南子》,其中“天文訓"篇記載的首個節氣是冬至,"時則訓"篇又把立春作爲第一個節氣。從民間敘事,到考古發現,再到文獻記載,都詮釋了二十四節氣的源遠流長。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3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節氣分別爲: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發源於 第3張
  

時節交替

上古時代確立廿四節氣依據“斗轉星移”(斗柄指向),現行確立廿四節氣依據“太陽週年視運動”(太陽黃經度數);兩種確立方法雖然不同,其實造成斗轉星移的原因則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因此兩者交節時間基本相一致。

由於地球一面繞地軸自轉,一面繞日公轉,在這一過程中,地軸並不與公轉的軌道平面相垂直,而呈傾斜狀態,致使赤道平面與黃道平面不平行,形成黃赤交角。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陽直射點在地球南北緯23°26′之間往返移動的週年變化,從而引起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和晝夜長短變化,形成四季更替。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