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快訊 > 開心空間 >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來源:時髦谷    閱讀: 7.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時代在變化,人們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難免出現心理問題,心理學的三大流派分別是精神分析學派、行爲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1

分析心理學創始人卡爾榮格的一生

精神分析代表人物卡爾榮格:孤獨成就的人生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爲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這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的名言。

作爲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和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卡爾榮格身上有一個撕不下來的標籤:孤獨。

作爲一個時代的心理學先驅人物,他的確是孤獨的。沿着榮格的成長軌跡,我們會發現——孤獨不只是他人生的標籤,更是他喚醒自身潛力、成就偉大事業的有效助力。原因很簡單——“曲高”必定“和寡”。

孤獨的童年,榮格有一個孤獨的童年,而他童年的孤獨則分爲兩個部分。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第一個部分是來自於家庭。

早在榮格剛能記事的時候,榮格的父母在婚姻上就存在着問題。父親性格急躁、容易發怒,是一個頗難相處的人;他的母親則因爲經常處於情感壓抑的狀態而時常有一些歇斯底里的發作。

父母親的寢室是分開的,榮格和父親合住一間寢室。他記得夜裏聽見母親發出奇怪而神祕的聲音,弄得他整夜心神不寧。他常常做一些可怕的夢:例如有一次,他夢見一個人影從他母親房裏出來,人頭和身體逐漸分離,頭飄浮在空中;此後頸上又長出一個頭,也逐漸與身體分離而從空中飄走。

這些夢一直保留在榮格的記憶中,榮格晚年把它們寫進了自己的自傳。當榮格實在忍受不了這一切的時候,他就獨自一人躲到閣樓上去。他自己用一塊木頭雕刻的人像,並把它當成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孤寂的時候,小榮格常常與它作久久的對話,和木雕對話給了榮格精神的安慰。

早在那時,榮格就在對現實的逃避中,開始了與遠古精神的對話,並且正是在這種對話中,他纔不自覺地爲自己的精神發展找到了一條出路,而沒有滯留和走入“死巷”和絕路。

第二個部分是他曾經幾次接近死亡。

榮格在自傳中提到:在偏僻的山區,經常有當地的漁夫在險惡湍急的瀑布下喪生。榮格一直到老都清晰地保留着對那些葬禮儀式的回憶——一隻又大又黑的箱子放在一個黑洞洞的深坑旁;

身穿黑色長袍、頭戴黑色高帽的牧師主持着整個儀式;他們的面孔陰沉而憂鬱……榮格的父親是牧師,親戚中有八個人也是牧師,在榮格的童年生活中,他幾乎被這些身穿黑袍、板着面孔的神職人員所包圍。許多年來,他們的面孔和表情一直讓小榮格感到害怕,這大概正是他後來不願選擇牧師這一職業的一個原因。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第2張

童年時,榮格有一次摔破了頭,鮮血流滿了教堂的臺階;還有一次,他險些從橫跨萊茵瀑布的橋上摔下去淹死,幸虧女僕眼疾手快,及時從橋欄邊抓住了他。

十一歲那年,榮格從鄉村學校轉入巴塞爾城內一所很大的學校。在這裏,置身於富得難以想象的人們中間,榮格腳上穿着破爛的鞋子和雨水浸透了的襪子到班上上課。作爲貧窮牧師的兒子,他對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充滿了嫉妒,並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甚至可憐起自己的父親。

學校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它佔用了太多的時間,榮格認爲這些時間本來可以用來讀他真正感興趣的書籍;他有很強的求知慾,但他發現: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東西完全不能滿足他的精神需要。12歲那年一個初夏的中午他被一男孩推倒,此後數月內榮格經常陷入了昏厥的狀態而休學六個月。

在這六個月的時間中,他一頭扎進父親的藏書室,沉浸在憑自己興趣讀書的快樂中。在鄉村中,大自然給了他一種拯救,他重新感覺到與樹林、岩石、沼澤、河流的親切聯繫和神祕溝通。榮格的父母對兒子的暈病十分擔心,他們請了一個又一個醫生,卻沒有一個醫生能夠診斷出這是一種什麼病。

榮格對自己的病一點也不在乎,相反他的感覺比在學校裏要好。如果當時就有並且已經達到今天的水平,那麼任何人都不難揣測:這種精神症狀很可能源於一種逃避的需要。

但有一天,他無意間聽到父親和一位朋友談話的時候。父親說:“醫生們已經說不清他究竟出了什麼毛病。如果他真的患了一種不治之症,那簡直太可怕了。我已經花光了我僅有的一點積蓄,如果這孩子將來不能自謀生路,前景真是不堪設想。”

榮格終於意識到自己給父親帶來了極大的痛苦和擔憂。面對嚴峻的現實,榮格五雷轟頂、大夢方醒。從此以後,疾病不翼而飛,並且再未復發。他馬上跑進父親的藏書室,重新溫習拉丁語法;他重新回到學校上課,學習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刻苦。

多年之後回想起來,他將自己分成了兩個人格-一號和二號。一號性格是表現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此時的他就如同一般的小孩,上學唸書、專心、認真學習;另一人格猶如大人一般,多疑、不輕易相信別人,並遠離人。

這次休學和生病的經歷,讓他真正懂得了神經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榮格的二號人格慢慢消逝,一號人格成爲主人格;同時,他開始接觸西方哲學史包括叔本華的著作。

孤獨的延續

叔本華是榮格最喜歡的哲學家。叔本華說:“我們讀書的時候是在用別人的頭腦思索。”

從童年時代開始,榮格就有過許多他不敢告訴任何人的夢以及因這些夢而產生的想法。在榮格的家庭和他生活的環境中,問題一旦涉及宗教,提出問題的人就犯了大忌。即使在榮格很小的時候,當問及有關宗教教義的問題時,他得到的回答也只能是:“這是不能懷疑的,在這個問題上你不能有任何動搖。”

不能有任何動搖的教義使榮格的精神發展受到壓抑,讓榮格只能求助於大量的閱讀,以便弄清那些使他苦惱的問題。問題的答案當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爲了獲得暫時的輕鬆和解脫,文學作品和歷史著作逐漸成爲榮格精神上的喜好,這爲他未來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學養打下了基礎.。

青少年時代的榮格讀了許許多多的書,所有那些死去的作者都彷彿一齊在他頭腦中復活了。他爲此既感到興奮又感到害怕,希望通過與別人的交流而獲得自我確證;而由於根本沒有思考過這類問題和根本沒有讀過有關的書籍,別人很自然地便感到他的想法古里古怪,甚至懷疑他是一個憑胡思亂想杜撰理論和概念的吹牛大王。

與此同時,一些老師也不相信他在他這樣的年齡便思考過這些問題,因而指責他所說的一切都是剽竊和抄襲。榮格再次被孤立,並退縮回自己的內心世界。只有在那裏,他才感覺到他在外部世界所未能得到的安全和自尊。

孤獨的昇華

榮格說:“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着一切。”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從童年到青年,孤獨一直伴隨着他,而他則逃避孤獨的.方式,讓他博覽羣書,爲後來的心理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榮格而言,弗洛伊德是他所遇見最重要的人。

1907年3月,榮格與弗洛伊德兩人正式在維也納會面,兩人交談了近30小時。6個月後弗洛伊德將自己研究成果寄給了榮格,於是兩人開始了長達6年的緊密交往與合作。

但是,天才的孤獨是被註定了的。

1910年,榮格《無意識心理學研究》論文中,闡述了他與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研究方面的差異;1912年《無意識心理學研究》的出版,讓他與弗洛伊德徹底決裂。之後,榮格走入了死衚衕——朋友和同事們背棄了他,他的學說也遭了嚴厲地批評,他個人精神方面亦出現問題。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第3張

再一次的孤獨依然沒有打垮榮格。

1914年,他辭掉職位,開始了一連串的旅行,並專心的去探討自己的潛意識。1918年,他從諾斯替教派作家的作品和鍊金術中得到靈感,開始以一個全新角度研究意識心理學。1921年出版了《心理類型》一書,探討意識頭腦對於世界可能產生的態度,此書出版後榮格在心理學界的聲名大振。

1928年,榮格與理查德威廉合作研究煉丹術和曼茶羅象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他的思想豁然開朗,《金花的祕密及評論》也於1929年出版,其理論受到心理學界歡迎。

從此,榮格在心理學的道路上越走越深,連續出版多部著作,並終成無人超越的一代宗師。

榮格說:“向外看的人是夢中人,向內看的人是清醒者。”在一生的孤獨中,榮格雖時時有夢,卻選擇了做一個清醒者,並最終在心靈曠野中讓孤獨昇華。榮格是離當代最近的一位大師,他活到了86歲,在1961年纔去世。

他生於瑞士鄉村,家族中有多位神職人員和通靈人士。在觀摩通靈表妹的一次招魂儀式後,他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即靈異現象背後的心理學。其太太Emma是巴黎著名的IWC(萬國表)家族的千金,這次結合幫助榮格脫離了窘迫的環境,也帶來了諸多人脈和社會資源。

榮格在蘇黎世醫學院的老師布洛伊勒是《夢的解析》發表後最早對弗洛伊德表示支持的人,並引薦了兩人的交往。1907年,在通信多次後,兩人一見如故。榮格甚至超過阿德勒,成爲弗洛伊德圈子的核心人物,併成爲重組後的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第一任主席。

二人的書信中展示了糾結複雜的情感,弗洛伊德希望榮格相信自己的理論,不要離他而去。1913年兩人徹底決裂。弗洛伊德禁止身邊人與榮格來往。榮格遁入黑暗時期。黑暗時期榮格開始自我對話,發展積極想象的技術,形成分析心理學,即集體潛意識、人格面具、情結等核心概念。

榮格的繪畫技術極好,出版了《黑書》和《紅書》。他的精神能量的概念,和情結周圍聚集着能量,啓發了後來的海靈格家庭排列系統的出現。榮格是精神分析大師中對神祕學興趣最高、宇宙觀最宏大的一位。終生保持對文化和歷史的考據和思考。涉獵範圍涉及易經、神話、鍊金術、占星術、宗教和夢境。

榮格對夢境極爲重視:他提出放大法,將夢境的內容無限放大和延伸,以此來做分析。他認爲夢境比意識更重要。他從中國傳統易經中,發現了共時性的概念,即個人的存在狀態可用某些方式顯現出來。一些古老的榮格派分析師,仍會使用占卦的方式來進行分析。榮格曾和德國傳教士衛禮賢合著《金花的祕密》,向西方介紹呂洞賓的哲學思想。

與弗洛伊德強調個人早期經驗不同,榮格強調人的終身發展,如煉金術士將普通物質轉化爲黃金,人也需要轉化自己的“自性”,與自己的真實保持一致。榮格思想在60年代的西方廣爲傳播,併成爲New Age(新時代運動)中的重要思潮,引發了社會對靈性的重新關注。

意大利著名導演費里尼是榮格的迷弟,終生接受了榮格學派的分析。其代表作《八部半》展示強烈的夢境風格和對潛意識的迷人探討。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2

在20世紀早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科學界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弗洛伊德1899年出版《夢的解析》,1919年成立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精神分析學派把心理學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弗洛伊德的思想吸引了全世界一大批極富才華的學生和學者,最著名的有艾瑞克弗洛姆、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卡爾榮格、桑多爾費倫齊、卡倫霍妮等等,後來都成爲了著名得心理學家。

但弗洛伊德應該是一個非常難相處的導師,他更像一個固執的怪老頭,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學生對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則進行任何批評和意見。如果弗洛伊德在現在社會的話,那在他手下的研究生,估計很難畢業。

但恰恰相反的是,弗洛伊德的學生們中,就是有很多和他一樣,同樣固執的學生(也許有才華的人大都是固執的吧),這些學生寧願和導師分道揚鑣,也要追求自己的理念。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有阿德勒、榮格。

在20世紀初的幾年,弗洛伊德和榮格關係非常好,榮格幫助弗洛伊德發展和改良了精神分析理論。甚至,有一段時間裏,弗洛伊德有要把比自己稍微年輕一些的榮格,當做自己的“王儲”和繼承人來培養。

但是很顯然,科學研究不適應封建王朝的套路,榮格在進行深入研究精神分析後,逐漸產生了自己的思想體系,而弗洛伊德固執的“家長作風”,顯然變成了精神分析發展的阻礙。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第4張

在《榮格自傳回憶、夢與反省》中,他這樣回憶與弗洛伊德的一段對話。

“親愛的榮格,答應我永遠不要放棄‘性理論’,這是最最根本的東西。你知道,我們必須將它作爲真理來供奉,我們要將這個理論看做不可動搖的堡壘。”

我們很能夠理解弗洛伊德的焦慮,畢竟“性理論”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的核心內容,包括潛意識、戀父戀母情結、夢的研究、本能理論、人格理論都是和“性理論”息息相關的。這就像基督教對待哥白尼的日心說一樣,一旦核心理論站不住腳,其他理論將受到更多的質疑。

另外,古典精神分析大多無法進行科學的觀察和檢驗,沒有客觀實驗證據的支持,本身就很難被科學界普遍接受。如果理論體系出現分歧,更是對精神分析的打擊。

榮格聽了這段話後意識到,他再也無法和弗洛伊德共事下去了,因爲他認爲弗洛伊德愛權威勝過愛真理。儘管榮格會因爲和弗洛伊德的理論分道揚鑣後,專業地位有所下降。但他還是別無選擇地發展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3

那麼榮格的理論體系有哪些特點呢?主要有以下3點內容:

1、集體潛意識:我們都知道,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潛意識”概念,他認爲人的心理活動分爲意識和潛意識。

意識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心理活動,只佔心理活動的很少很少一部分。而潛意識是包括了我們所有的經歷、記憶和被我們壓抑的需求與動機。它不受我們的控制,卻能夠影響到我們的意識和行爲。潛意識的主要需求和慾望就是性慾,弗洛伊德所說的性慾,不是我們單純字面上的“性”,而是包括了食慾、生產、繁殖等等所有的需求。這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個人潛意識”。

但榮格認爲,潛意識不光包括性慾,還包括一個更重要的東西“信仰”,它和性慾一樣重要。如果性慾是“個人潛意識”的話,那麼信仰就是“集體潛意識”。

集體潛意識是深藏在靈魂深處,它積聚了我們從人類祖先那裏繼承下來的經驗。就像種族共有的遺傳密碼一樣,儲存在我們最深層的原型記憶裏,包括生存、死亡、歷史、英雄、神話、家庭、宗族等等,用中國的話說,更像是血脈的傳承。

那麼這裏面最重要的就是男性意向和女性意向。它們分別代表了男人的陽剛和女人的陰柔。

榮格分別用阿尼姆斯和阿尼瑪代表。也就是所謂的人格面具。

2、人格面具:阿尼瑪和阿尼姆斯

榮格描述的人格面具有很多種,最重要的就是阿尼瑪和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是每個女人心中都有的男人形象,是女人心靈中的男性成份。阿尼姆斯身上有女性認爲男性所有的好的特點。每個女人的阿尼姆斯都不盡相同。女人會對心中阿尼姆斯的特點感到喜愛,在遇到像自己的阿尼姆斯的男性時,她會體驗到極強烈的吸引力。

而阿尼瑪則是每個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靈中的女性成分。原理和阿尼姆斯相同。

心理分析理論的創始人 第5張

榮格認爲,正是男性心中的阿尼瑪形象和女性心中的阿尼姆斯形象,促進了男女之間的交流和聯繫,使得男女都能表達他們男性化和女性化的一面,這樣人們就能達到情感、思維和感覺之間的平衡,使得人更具有人性化。這更像中國古代所謂陰陽調和之美的說法。

3、人格類型學說:

榮格的另一大貢獻是通過對人性的分析創造了《分析心理學》,並提出了對立人格傾向,他把人格描繪成一對相對傾向之間的平衡狀態。

比如有意識和潛意識、外傾和內傾、直覺和感覺、陽剛和陰柔等等。他認爲大多數人的人格都是在這種對立中找到平衡和穩定。這其中外傾和內傾的提出最具意義,

外傾的人更關注外部體驗,他們與周圍世界中的人和事更加協調,但是不怎麼善於調和內心的需要。他們更加外向,不受自我意識的影響。

內傾的人則更關注內部體驗,也就是他們自己的感覺和情感,這使得他們看起來更加羞怯而不善於言談。

榮格創造的人格類型學說,促進了氣質、特質、人格類型理論的發展,大量的人格測驗都是起源於榮格的這種學說。包括最近比較流行的MBTI,就是建立在榮格人格類型理論的基礎上的。

榮格的理論還有很多,包括對夢解析的新解釋、中年期的心理變化等等。大家如果對榮格心理學有興趣,可以讀《榮格自傳:回憶、夢和反思》,對榮格的一生和他的理論進行深入的瞭解。

以上就是本期的內容,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左上角關注,這樣您就能及時收到我分享的更多心理學知識。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時尚熱點
影視動漫
娛樂小料
明星動態
電影電視
音樂快訊
開心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