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生活 > 健康養生 >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

來源:時髦谷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二十四節氣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上千年的時間過去了,它仍然影響着我們的生活。節氣始終跟美食聯繫在一起,享受了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季節的變化。那麼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1

1、立春

牛肉,香菜,菠菜,雞肝

民間習俗:打春即“打牛”,即表示勸農春耕和祈求豐收。相傳bai是周公始制立春土牛。除了打春,這一天還有咬春的習俗,即吃春餅、春盤、咬蘿蔔等。

2、雨水

南瓜,小米,豆苗,玫瑰花。

這一天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3、驚蟄

豌豆,黑米,海蜇,荸薺。

民間習俗:祭白虎化解是非就是拜祭用紙繪製的白老虎,紙老虎一般爲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一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喂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4、春分

紅棗,淮山,銀耳。

民間習俗:這一天民間會有豎蛋、送春牛圖、粘雀嘴、春祭等活動。

5、清明節

薺菜,燕麥,茼蒿。

民間習俗:民間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6、穀雨

土茯苓,豆芽。

民間習俗:禁殺五毒農民一邊進田滅蟲,一邊張貼穀雨貼,進行驅兇納吉的祈禱。

7、立夏

木瓜,鴨肉,山楂。

民間習俗:在民間,立夏日人們則喝冷飲來消暑。立夏日,江南水鄉有烹食嫩蠶豆的習俗。

8、小滿

櫻桃,黃花菜。

民間習俗:江南一帶有“小滿動三車”的說法。所謂“三車”即水車、紡車、油車。小滿正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時節,如若田裏不蓄滿水,就會造成田坎乾裂,無法插秧,因此人們會以人力或畜力帶動水車灌溉水田。

9、芒種

茄子,冬瓜。

民間習俗:送花神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皖南地區會有安苗的農事習俗活動,始於明初,祈求五穀豐登、村民平安。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

10、夏至

綠豆,苦瓜。

民間習俗: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麪條,俗稱過水麪,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廣東地區,人們喜好在夏天滋補涼食避暑。

11、小暑

絲瓜,黃鱔。

民間習俗:有民諺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從這一天開始進入伏天。因此,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稱爲吃伏羊這種習俗可上溯到堯舜時期。

12、大暑

生薑,萵筍,獼猴桃。

民間習俗:廣東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即“涼粉草”,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湘中、湘北素有一傳統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湘東南還有大暑吃薑的風俗,“冬吃蘿蔔夏吃薑,不需醫生開藥方”。

13、立秋

檸檬,芝麻。

民間習俗:立秋的主要習俗有:立秋節、摸秋、秋忙會、貼秋膘等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

14、處暑

海蜇、銀耳、百合。

民間習俗: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往往人們會聚在河湖邊放河燈,爲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南方民間會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穀釀成,略帶甜味,故稱“白露米酒”。

15、白露

開始收穫高粱和早玉米。

核桃、木耳、蜂蜜。

16、秋分

銀耳、芝麻、核桃、糯米

民間習俗:煮湯圓吃的習俗吃一種叫做“野莧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稱之爲“秋碧蒿”。

17、寒露

豆類、海帶、紫菜。

民間習俗:因此時包括重陽節,故有登高活動。同時,還要吃花糕,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昇”。

18、霜降

白果、栗子、花生。

民間習俗:吃柿子。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子(鼻涕)。”山東農諺:處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蘿蔔。

19、立冬

豆漿、蛋類、核桃、杏仁。

民間習俗:在古代社會,這一天皇帝會率領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設壇祭祀。民間會有吃餃子的習俗,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20、小雪

牛肉、白菜、栗子。

民間習俗:醃臘肉;吃餈粑(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

21、大雪

鯽魚、海蔘、核桃。

民間習俗: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而老南京則有句俗語叫“小雪醃菜,大雪醃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着醃製“鹹貨”。

22、冬至

獼猴桃、甘蔗、柚子。

民間習俗:餛飩麪,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吃狗肉、羊肉;吃餃子。諺雲:“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南方在這一天人們講究吃紅豆糯米飯。

23、小寒

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棗、桂圓。

民間習俗:南京講究吃菜飯;廣東吃糯米飯。

24、大寒

栗子、核桃仁、杏仁、大棗、桂圓。

美味的“臘八粥”。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2

立春:咬春

“你知道嗎,春是咬的,是打的,是戴的,不是等來的。”

林在畫桌前自語道。

雨水:罐罐肉

“當我們長大,甚至能算出我們與父母未來還能相聚的時間。”

“所以古時過年回家,帶一罈罐罐肉,就是最好的報答吧。”

“其它,我們也無能爲力,因爲我們都嫁給了自己的執念。”

驚蟄:炒蟲

“驚蟄春雷,驚醒了蟲子,也驚醒了人們,所以要炒蟲美味。”

我把這句話記錄在本上。

“現代人,還聽得見驚雷嗎?”

林站在高架上,突然回頭問我。

春分:春湯

“內心與外物的平衡,陰氣與陽氣的平衡,魚肉莧菜滾湯,做給我?”

林一邊貼在牆上,一邊問我。

“好啊,先把雞蛋豎起來。”

於是我便跑得不見了蹤影。

清明:青團

“要用艾草來做的青團,口中才有春天的味道。”

我在北京的街頭,一口一個地說道。

林吃驚得看着我的吃相,

嚇得說不出話。

穀雨:穀雨茶

“只有你非常非常努力的活,才能享受到一點不一樣的幸福。”

林端起一杯茶喝完後,輕聲說道。

她偶爾就像一個迷人的哲學家,

和阿蘭德有那麼一絲相像,

只是沒有那麼遙遠。

立夏:立夏飯

“夏天開始了,但你會想起秋天的蕭瑟嗎?”

林一邊寫字,一邊問我。

“活在當下不好嗎,你看飯中這豆情莓眼,好不熱鬧。”

我端着小店老闆做的立夏飯,坐在門檻上閒扯。

這是我們在杭州散住的第四周,毫無歸意。

小滿:苦菜

“爲什麼中國人只有小滿,沒有大滿?”

林寫了一張紙條留在了我的桌子上,

她知道我最近因爲工作的事情而着急,

在勸我要回歸謙卑的心態。

感動至極,

擡筆回道,

“那我也不要吃苦菜。”

芒種:煮梅

“酸嗎?不酸?你不是熱愛酸倒牙嗎?哈哈哈。”

林看着我被酸傻的表情笑得直不起腰,

我從此也不再完全相信古法。

煮完的梅子,酸到爆,

勸你們也不要嘗試。

夏至:涼麪

“你帶我吃遍中國神奇的五大面好嗎?”

林雙眼放光,彷彿面神附體。

我知道她深夜畫美食的副作用,

就是美食妄想症的爆發。

小暑:食藕

我們站在廣袤的藕池面前有些驚呆了,

風吹動着片片綠色,沙沙地說着私語,

那下面,就藏着桂花糯米藕的祕密,

我都知道。

大暑:米糟

“你酒量那麼差會不會吃米糟也醉掉了。”

林傻乎乎地問我,

有時我也分不清楚這是一種調戲,還是一種呆萌。

只好回報以老炮般的微笑。

立秋:蒸茄脯

“茄子是肉體,蒜和辣椒是靈魂,刀工是命運,味道是結果。”

我傻呵呵地笑着,聽着林的奇怪言論。

轉瞬間,

秋天就到了。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 第2張

處暑:百合鴨

“夏天的最後一天永遠不會太冷,但秋天就不同了。”

“爲什麼?只在那季節切換的一瞬間嗎?”

“對,那一瞬間,一切夏熱都變成了妖孽和不可理喻。”

“尷尬的處暑節氣。”

白露:白露酒

“溪邊,有樹,下午,白露,落葉,一杯酒,你會在嗎?”

林一邊畫,一邊問我。

我遠遠看着她沒有回答,

我知道她需要幻想自己在古時的場景才能找到韻味,

生怕我的一句話,打破了她脆弱的一點幻想。

秋分:食蟹

“吃螃蟹也需要這麼多武器?”

我對着畫發呆了半天,

一想到自己吃螃蟹的樣子就有些汗顏。

寒露 :芝麻酥

“你知道嗎,看了你的畫兒我才知道芝麻不是火龍果裏摳出來的。”

我大聲地宣佈這個重大發現。

霜降:蘿蔔牛肉

霜降是溼氣最後的抵抗,終於秋天要過去了。

想起小時候的紅燜羊肉,確實是美味。

現在想起來還記得父親教我做好吃的絕招:

“多放肉!”

立冬:四物雞

“永遠要說四物雞美味,因爲你丈母孃是中醫。”

“哦。”

小雪:餈粑

去年小雪那天,我們結婚了。

但是,

“小雪節氣畫砸了…腦闊疼…重畫ing…”

放一張臘八粥飽一下眼福吧。

大雪:醃肉

當醃肉掛在房檐上的時候,

我彷彿就看到了家中興旺的味道。

所以這就有點像曬秋,

它也是一種暗喻和祝福。

填飽肚子永遠是吃的最初本意,

而在中國,他也揭示着更多的生活哲學。

冬至:餃子

冬至是吃餃子還是吃混沌,

打了不知道多少年,

但無論是哪個,它最美味的。

永遠是那一家人團在一起包餃子的光影,

那種或有或無的儀式感,

是我們最後堅守的一些美味底線。

小寒:吃菜飯

畢竟是小寒了,這天寒地凍的天氣,

一碗菜飯最重要的是用料和誠意,

一年倒數第二個節氣,

來肉菜結合,吃個痛快吧。

大寒:八寶飯

“大寒爲中者,上行於小寒。”

林在邊寫邊讀,

我聽着彷彿也知道,

這連續三年的創作可能要結束了,

而這些美食就像我們中國人的輪迴,

不斷在狹長的時間裏,

提醒我們,

找到亂世美味中最本源的那個。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3

立春:三絲春捲

一元始,萬象新,立春到,春纔算真的來了!民間歷來在立春這天有“啃春”、“咬春”的習俗。

春餅和春捲是最能代表立春的美食,寓意五穀豐登,取歡喜迎春、祈盼豐收之意。

立春之際,不妨試試這道經典的.三絲春捲,餡料中的三絲大家從廚房裏隨便選取即可,春捲皮我們要炸至金燦燦,外脆裏嫩,吃在嘴裏,包你春風得意!

雨水:春筍11吃

雨水過後,全年的降雨開始,春筍的絕佳賞味期如約而至。水靈靈、脆生生,相比冬筍,它更鮮嫩,清香氣也更濃,還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

趁着春筍正鮮嫩,臺臺教你花式吃筍11招,吃了春筍,不負春光,趕快收藏吧~

驚蟄:春梨三吃

到了驚蟄這一天,春雷響動,冬眠的小動物們被吵醒,蟲害也在此時出動!祭白虎,驅蟲害,古人們在驚蟄這一天會燒艾草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

民間有驚蟄“吃春梨”的習俗。梨子性寒味甘,潤肺止咳,春天吃梨,助益脾氣、清咽潤喉,五臟平和。跟着臺臺學習一梨三吃,洋氣吃梨過驚蟄~

春分:香椿炒蛋

吃了春分飯,一天長一線。春分過後,飲食上應注意保持身體機能的協調平衡,宜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一整個春日,野菜們在江南的菜市場裏相繼登場,香椿,正是春分時節最鮮嫩的一口。

香椿自帶強烈而特殊的香氣,還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利尿解毒的功效。俗話說,“香椿炒雞蛋,魚肉都不換”,趁着香椿芽正嫩,抓緊嚐鮮吧!

清明:清明粿

清明時節已經進入四月,艾草正值生長旺季,它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以幫助除寒祛溼,清明時節必吃的青團、清明粿,都是以艾草爲原料的。

相較於外形圓潤的青團,清明粿的樣貌更爲多變,傳統的有花邊收口的餃子形,或模具壓花的圓扁形。趁着艾草枝葉繁盛,摘些細嫩的艾葉做成軟糯清香的清明粿,再合適不過。

每個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 第3張

穀雨:茶香排骨

穀雨到時,已是暮春,作爲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寒潮基本退去,此時溫度適中,雨量充沛,茶樹芽葉肥碩,是製作第二批春茶的好時候。

一年中屬春茶最爲鮮嫩,用一杯穀雨綠茶賦予排骨清新的茶香,別有一番江南風味。排骨酥軟,還帶着縷縷茶香,清新不膩。配上一杯新茶,一同享用,這是春天才能嚐到的別緻美味~

立夏:青梅凍

立夏也叫“四月節”,代表着着春日正式結束,各地皆有“惜春”的食俗,置備酒食,與春季作別,稱爲“餞春”。

除了嘗些蠶豆、枇杷、河豚等時鮮,蘇州一帶還有“立夏見三新”的習俗,青梅就是“三新”之一。釀過梅子酒、梅子醋,不妨試試晶瑩剔透的青梅凍,濃郁的梅子香加上爽口的番茄,清新嫩滑,入口即化。

小滿:綠豆苦瓜排骨湯

到了小滿,天氣漸熱雨水增多,悶熱潮溼的夏季就要開始了!這一時期溼性皮膚病容易復發,飲食上要以清熱、健脾、化溼爲主。古時民間爲了應對小滿後的溼熱天氣,有小滿當天吃苦菜的習俗。

苦瓜,解毒又養顏,特別適合夏季食用。藉着苦瓜、綠豆清熱去火的功效,與排骨、淡菜一起煲湯,鮮美又解暑,甚妙!

芒種:荷葉蓮子老鴨湯

黃梅時節家家雨,過了芒種,長江中下游地區就陸續進入長達一個月的梅雨季!外界潮溼悶熱,人的身體也容易受到溼邪侵擾。因此,芒種過後飲食不僅要清補,還要特別注意祛溼、消暑、養脾胃。

鴨肉富含優質蛋白,性味甘、平,養胃補腎消水腫,非常適合夏季進補。荷葉利水消腫、健脾化溼;蓮子清熱降火、養心安神,它們都是適合夏季食用的食材。用這三種食材做一道荷葉蓮子老鴨湯,配上薏米和芡實,祛溼又滋補。

夏至:夏至面

夏至這天陽氣最盛,《帝京歲時紀勝》記載:“冬至餛飩夏至面”。去年播種的冬小麥在夏至前後正是收穫季節,古人把新麥供奉給祖先與神明品嚐,自己也沾光吃點新麥做的面嚐嚐鮮。

延吉冷麪、上海冷麪、天津撈麪、老北京麻醬涼麪......夏至面到底是什麼面?各地有哪些夏至面的特色吃法呢?不如點開文章看一看!

小暑:荷包蛋蒜子燜鱔筒

過了小暑就要準備“入伏”,北方是“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溫州用茶葉、金銀花、淡竹葉、夏枯草熬伏茶。淮北伏天吃伏羊;杭州是頭伏火腿二伏雞;上海是頭伏餛飩二伏茶。

民諺有“小暑黃鱔賽人蔘”之說。小暑前後的鱔魚也是一年中最爲肥美的,富含鈣、磷、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可以補氣血、強筋骨。這道“荷包蛋蒜子燜鱔筒”,家常做法,簡單美味,保證香到連一顆蒜子都留不下。

大暑:綠豆兩吃

大暑一到,一年中天氣最熱的就時候來了。各地大暑防暑降溫的方子也五花八門:喝伏茶、曬伏姜、煮羊肉湯、吃過水麪、喝綠豆湯、薄荷茶等。

幾乎每個地區都有夏日喝綠豆湯的習慣:帶點紅綠絲的蘇式綠豆薄荷水,放了海帶的廣式陳皮綠豆湯,最爲常見的百合蓮子綠豆湯。

伏天做一份綠豆湯,再配上冰爽的綠豆棒冰,清熱解暑,趕快學起來吧~

立秋:鮑魚橄欖排骨湯

“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立秋這一天,照例是要“貼秋膘”的!

南京“吃西瓜啃秋”;廣東“秋風起,食臘味”;老北京到了立秋那日,爆竈、烤肉、涮肉就都上市了。夏天沒胃口,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少不了一頓補!

豬肉補腎滋陰,橄欖清肺利咽,鐵皮石斛補益脾胃,滋陰清熱,鮑魚養血益胃,就連鮑魚殼都是一味清肝明目的中藥。幾者結合做一道鮑魚橄欖排骨湯,立秋喝一碗,快樂貼秋膘!

處暑:漿水魚魚

過了處暑,早晚轉涼,夏天才算告別了。人體進入陰陽代謝的過渡時期,防寒的同時還得提防“秋老虎”發威,注意清暑、補水,飲食上要滋陰潤燥,多吃酸味食物,少吃辣。

西北地區有一種獨特的美食——漿水,微酸又帶着清香的漿水能去熱清火,開胃生津。用漿水做的麪食“漿水魚魚”,狀似小魚苗,冷吃冰涼可口,酸辣開胃,十分適合處暑時節食用。

白露:歸參烏雞湯

白露過後,入夜露水增多,晝夜溫差會逐步加大,因此白露前後要預防呼吸道疾病,注重生津潤肺。老南京人在這天會泡“白露茶”;浙江溫州用“十樣白”(十種帶“白”字的草藥)燉烏骨雞;福州吃桂圓;蘇浙喝白露米酒。

烏雞有豐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白露時節食補最適合的食材之一。用烏雞搭配桂圓乾,配合活血的當歸和補氣的黨蔘一起煲湯,顏色金黃,雞肉酥爛,雞湯鮮甜,十分適合秋後溫補。

秋分:芋頭蒸排骨

秋分之後,北半球晝長夜短,南方正式入秋。俗話說“秋分不養,一年白忙”。芋頭營養豐富,蛋白質、微量元素含量高,澱粉顆粒很細,易於吸收,是“以素貼秋膘”的佳品,很多地方都有秋分吃芋頭的習俗。

用新鮮上市的芋頭,做一道十分家常的芋頭蒸排骨,排骨汁水飽滿,肉香四溢,酥軟易脫骨但不爛。芋頭吸飽了排骨的肉汁,粉粉糯糯,鹹甜可口。

寒露:栗子紅燒肉

“寒露時節天漸寒,農夫天天不停閒。”寒露時節正逢秋收,因此古人也把寒露稱爲“秋收節”。秋露會越來越重,氣溫也越來越低,秋燥的現象會愈發明顯,食慾也漸漸變好,降燥潤肺和增強體質就變得格外重要。

秋季的栗子有腎之果的美稱,多吃栗子能補腎氣,強筋骨,豐富的澱粉和碳水化合物能抵禦嚴寒,和五花肉一起燒,養胃健脾又補腎強筋。

寒露這天,親手做一鍋栗子紅燒肉,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冬天吧!

霜降:柚子兩吃

霜降一過,秋冬進補的最佳時節就到了。秋日的柚子個大飽滿,清甜多汁,果肉富含豐富的維C,果皮還有祛火止咳的功效,是霜降後後降燥養胃補氣血的絕佳食材。

用柚子皮包裹肉餡上鍋蒸,就是客家名菜柚子釀,可以很好地降燥去火。把柚子肉做成沙拉,在秋老虎肆虐的日子裏,酸甜微辣的柚子蝦沙拉絕對能讓你元氣滿滿!

立冬:砂鍋

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 這段時間我們飲食上的主旋律就是補!面對斷崖式降溫,再暖和的秋褲都抵不上熱火朝天的砂鍋。小火慢燉,食材燙口又入味,雞鴨魚肉一鍋鮮,各種食材都爭着在砂鍋裏露個面。

全國各地有很多帶着地方特色的砂鍋,米粉面在砂鍋裏得到了統一,自己在家做砂鍋也能有五花八門的選擇。看完這15個砂鍋,冬令進補立馬安排!

小雪:鮑汁香菇蘿蔔乾貝煲

民間有“小雪醃菜,大雪醃肉”的說法,小雪一到,家裏的主婦們就要張羅着醃蘿蔔、雪裏蕻了。屋外嚴寒,屋內開始空調、暖氣供暖,體內燥熱,這一時期的飲食要注意清火降氣,多吃除內火的食物,白菜、蘿蔔這種冬儲菜都可以安排上了!

有“平民人蔘”之稱的白蘿蔔,個頭大、水靈靈,最適合入冬吃。不妨燉一鍋熱騰騰的鮑汁香菇蘿蔔乾貝煲,蘿蔔被湯汁煨得軟乎乎,脣齒間皆是鮮甜,雖是全素,卻鮮到給肉都不換!

大雪:蓮子肚肺湯

大雪節氣在每年公曆12月7日左右。“大雪醃肉”,過了大雪,各地農家開始製作香腸、臘肉,春節的時候就可以拿出來享用了~

冬天天氣乾燥,容易有呼吸道方面的問題。今天台臺教大家用蓮子、豬肚、豬肺一起燉一鍋湯,健脾補虛,止咳益氣,正適合冬天食用。

冬至:羊肉爐

冬至一過,數九寒天就拉開了序幕。都說“冬至大如年”,民間自古就對冬至格外重視。南方吃湯圓、面線;廣東吃“冬至肉”;寧夏吃羊肉粉湯。冬至時節,是補益陽氣、強身健體的好時候。

羊肉性溫,能補氣血,祛寒冷,最適合冬天食用。冬至做一鍋藥膳羊肉爐,除了溫補的羊肉,還加入多種藥材,吃了強身體,固元氣,天氣再冷也不怕!

小寒:紅燒羊蠍子

“街上走走,金錢丟手”,小寒一到,就要迎來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天氣冷到錢都拿不牢!嚴寒侵襲,要及時補充氣血,禦寒氣,補腎氣,多吃溫熱的食物,羊肉、栗子、雞肉、鱔魚都是好選擇。

羊蠍子,有肉有筋有髓,低脂肪、高蛋白,富含鈣質,滋補養人,而且肉質又滑又嫩。小寒時節不妨做一道紅燒羊蠍子,骨肉軟爛,香氣四溢,既有羊肉的醇香,又有辣椒的辛辣,每一口讓人暢快過癮!

大寒:鐵鍋燉大鵝

“小寒大寒又一年”,過了大寒,冬去春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又要開始。作爲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不僅代表着全年最寒冷的日子快要過去,還有“年終歲尾,展望新春”的意思。

健康養生
生活保健
常見疾病
女性健康
單身
戀愛
婚姻
話題